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 第1812章(第1页)

第1812章(第1页)

第1812章

承天二十五年的春日,紫禁城御书房的窗棂外,新抽芽的柳枝在风中轻摇。

李祺拄着龙头拐杖,缓步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羊皮纸绘制的图卷上,大明的疆域用朱砂标注,从东亚一直绵延到中亚的葱岭,连西域的帖木儿旧地都画上了藩属的标记。

他望着欧洲板块上密密麻麻的小国名称,忍不住叹了口气:“标哥,你说你生那么多儿子做什么?老二刚就藩波斯,老三又盯着印度河平原,老五老六扔去了美洲,老七老八去了澳洲,老九老十还有好几个崽子。。。。。。总不能让他们挤在中原喝西北风吧?”

要说朱标这家伙也是能生,跟老朱比起来都不遑多让了。

朱标坐在龙椅上,鬓角的白发比去年又多了些,他放下手中的朱笔,讪笑着摆手:“多大点事。欧洲不是还有一堆小公国吗?让老四朱棣再去敲打敲打,随便划块地扔过去就是。”

他拿起案上的奏折,“你看这奏报,燕王朱棣上个月刚把多瑙河畔的那几个公国收拾得服服帖帖,连王室徽章都换成了咱们的龙纹,他又没生几个儿子,不是正好便宜了我家这些小崽子?正好让孩子们去‘教化’他们。”

李祺闻言笑了,拐杖在地图上的美洲板块敲了敲:“何止欧洲。你看这美洲,从东边的海岸到西边的山脉,跑马三个月都跑不到头,地方太大了秦晋燕三王管不过来;还有南边的澳洲,听说遍地都是没见过的鸟兽。。。。。。把藩王们扔过去,给他们几队亲兵,能不能站稳脚跟,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他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释然,“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操了一辈子心,也该松松了。”

朱标点点头,目光转向地图西侧。

那里标注着“帖木儿藩地”的字样,旁边用小字记着贡赋清单。

十八年前,帖木儿东征大军覆灭后,他的第四子沙哈鲁为保国祚,亲自带着降书来到南京,不仅用国库一半的财富赎回被俘的将士,还签下了足以压垮藩地财政的赔款条约——每年输送的黄金、宝石、良马,一半用于大明将士的抚恤,一半充实国库。

此外,割让阿姆河以东的全部土地,藩王世代称臣,连去年刚成年的帖木儿曾孙女,都作为和亲公主送入了大明宗室。

“说起来,这西域倒是安生了。”朱标感慨道,“当年咱们在嘉峪关拼死拼活,如今使者从撒马尔罕来南京,走的都是咱们修的驿道。”

他翻了翻手边的账册,“去年商税收上来的银子,比开国时的国库总和还多。江南的丝绸、瓷器顺着海路卖到欧洲,泉州港的船帆遮得海面都看不见水,光是海关抽成,就够支付北疆的军饷了。”

李祺接过账册,看着上面“农业税:免征”的字样,嘴角露出笑意。

承天十二年,当承天帝提出用商税、矿税、海关税替代农业税时,满朝文武都以为是天方夜谭,可如今,不仅田赋全免,朝廷还能拿出银子修水利、给老农发耕牛补贴。

京郊的农庄里,连七十岁的老汉都知道,“种地不纳粮,还能领赏钱”。

“盛世啊。。。。。。”李祺轻声道,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欣慰,“当年在阿力麻里啃冻饼的时候,哪敢想有今天。”

朱标放下朱笔,突然定定地看着他:“老李,你说。。。。。。咱们还能活几年?”

李祺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你个老东西,盼着我早死?”

他拄着拐杖站直些,“我至少还能陪你再折腾五年,你要是敢先走,我就把你偷偷藏的那坛波斯葡萄酒全喝光。”

朱标被逗得咳嗽起来,笑着摆手:“还记得当年你第一次带我出海吗?在船上说,等天下太平了,就舍下一切,乘船去看看日出的尽头。”

李祺的眼睛亮了:“怎么不记得?你当时还说,要带二十船丝绸,换一些红头发的大洋马。”

两个老人相视一笑,眼底的疲惫被少年般的憧憬取代。

御书房里的烛火燃到深夜,没人知道他们密谋了些什么,只看到第二天一早,水师大都督李景隆、左都督冯诚、右都督邓镇、五府大都督常茂等这几位手握兵权的勋贵,突然同时告假,说是要去东南沿海“巡查海疆”。

三日后的早朝,奉天殿的香雾还未散尽,承天帝朱标坐在龙椅上,声音虽苍老却异常清晰:“传朕旨意,即日起,传位于太子朱雄英。命李祺之子李策为太师,辅政新君。”

满朝文武瞬间愣住,连太子朱雄英都懵了。

因为这个消息太突然了啊!

皇帝陛下先前甚至都没传出些许风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