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军也觉得这里有了小董,气氛很难活跃起来,还是说点别的为好。于是,他便问玉兰:“姐,听说你们村干部年前都很忙,下午是不是还要出去?”
玉兰道:“可不,吃了饭我就要走。”
“都忙些什么?”
“主要是走访慰问和催债。”
“催债?催什么债?”
“就是村民应该上交的各种税费。”
“大过年的,上门催债多不好啊。”
“没办法,有些村庄平时家里都是老人,什么时候去都说没钱,只有等农忙和过年时,孩子们回来了找他们要。”
“每人一年要缴多少钱?”
“没准,大概二百多。”
“对于农民来说,这个数可不小,就靠你们几个村干部上门征收确实有难度。”
“我们村还好一些,有的村任务完不成,村干部被迫辞职,没办法。”
“看来村干部的活是难干。”
彩云问玉军:“你转业的事怎么样了?”
玉军道:“正在找接收单位,很快就会有结果。”
“转业后,公司的业务会受影响吗?”
“不会的,您放心好了。”玉军不想多谈这个问题,随即转移话题,问母亲:“听说现在甲鱼价格下跌了,跌得厉害吗?”
“两年前就开始下跌了,现在温室甲鱼已从最高时的每斤二百多元跌到四十元左右,外塘甲鱼也从四百多跌到一百左右,稻田养甲鱼市场比较少,目前价格还不好说,估计也会跌。”
“为什么跌这么多?”
小董道:“主要是供大于求,这两年搞温室大棚养甲鱼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养殖法具有短平快特点,只需养殖一年就可以上市,估计这价格还要跌。”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止跌?”
彩云道:“只有跌到养殖户绝大多数都亏本,才有可能稳住。”
午饭后,彩云领着他们参观了公司的办公场所、饵料加工间和稻谷周转仓库等,她对玉军说:“一到冬天,甲鱼冬眠,绝大多数人都放假,所以,现在这里没人办公,基本上都闲着。”
“这是资源浪费,挺可惜的,应该把它利用起来。”
“目前还没有想出什么好的项目来,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这里主产水稻,可以开个稻谷加工厂,还可以把我们产的水稻加成成大米直接销售,利润可能更高。”
“这个我也考虑过,但这个行业门槛不高,利润率很低,我们也没有什么竞争优势,所以,不准备做这个。”
“听说甲鱼府效益不错,这方面我们有优势,而且季节性也不强,可以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这和我想到一起了,我准备在东除市开一家甲鱼府,王副市长夫人是电视台负责人,她答应给我们帮忙。”
“您怎么认识副市长夫人的?”
“她儿子和树杰是大学同学,为有翠的案子,我和树杰带了两只甲鱼和调料包登门拜访过她,这位夫人知道迪安甲鱼府是我的手艺,非要我亲手给他们做一顿甲鱼餐,因为有求于她,只好答应了,结果两口子都特别爱吃,王副市长当时也答应帮忙,就这样和他们认识了。”
“可这案子最终还是败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