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震动。
皇帝召集群臣议事,阿芜作为天听院院长列席旁听。殿上,礼部尚书力辩:“所谓宁心散,不过是民间谣传!先祖设祭,乃为安定社稷,岂容一介女子污蔑?”
刑部侍郎亦附和:“苏氏被掳数月,精神失常,所言皆虚妄之语,不足采信。”
正当争论不休之际,阿芜起身,捧出一枚密封玉匣。
“陛下,请容臣献证。”
她打开玉匣,取出一块黑色灰烬砖,置于殿中铜炉之上。随即点燃特制引火粉??此粉由陈小砚自海岛寄来,专用于激发沉眠记忆。
火焰腾起,灰烬中竟浮现出无数扭曲人脸,伴随着细碎哭喊:
>“我没罪……我只是说了我想读书……”
>“我治好三十个伤兵,功劳却给了主将……”
>“他们说我疯了,因为我拒绝嫁人……”
群臣哗然。
皇帝面色铁青:“此物从何而来?”
“出自太庙地窖。”阿芜直言不讳,“臣派人潜入调查,发现历年秋祭所焚之物,并非普通祭品,而是各地呈报的‘异常女子’遗物??包括笔记、药方、书信、甚至婴儿襁褓。这些,都是被系统性清除的记忆。”
殿内死寂。
良久,皇帝缓缓起身:“即日起,暂停秋祭。彻查太庙地窖,封存所有残留物。另设‘文化清算特别庭’,由阿芜主理,追查三百年来因性别遭贬黜、抹名、禁言之人,逐一平反。”
退朝之后,阿芜并未归府,而是前往皇陵外围的废弃祠堂。据苏清漪回忆,她曾在那里找到半张残图,标记着一处隐秘档案库??传说存放着沈知微被夺走的全部著作与军功簿。
雪又下了起来。
她在枯树根下挖出一只铁盒,盒内是一叠泛黄纸页,最上方赫然写着:
>**《北境战纪?沈知微亲撰》**
>**卷一:破敌十二策**
>**卷二:女子军制改革议**
>**卷三:言脉起源考**
阿芜颤抖着手翻开第一页,泪水无声滑落。
原来,她母亲一生征战,亲手写下十七万言兵法政论,却被皇室以“妇人不宜干政”为由全数销毁。而这份副本,竟是当年一名小宫女冒死抄录,藏于祠堂夹墙,代代相传,直至今日重现人间。
她抱着铁盒站在雪中,仰望苍茫天地。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沈知微为何说“将来会有无数个我”。
因为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只要还有一个女人敢说出真相,言脉就不会断。
风雪中,她轻声念出扉页上的题词:
>**“吾道不孤,唯声永续。”**
回到城中,阿芜立即召集言种会七人,宣布启动“言脉七关”的第四阶段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