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最后一个记得‘提问权’为何重要的人。”他说,“我叫陈默,曾是迷路人学校的最后一名教师。”
玛雅心头剧震。
迷路人学校??那个在官方档案中从未存在过的地下教育组织。三十年前,它秘密收容了上百名因“过度思考”被主流社会驱逐的儿童。他们教孩子如何用诗歌质疑数学,用绘画解析哲学,甚至用沉默对抗语言暴力。最终,整所学校在一夜之间消失,师生全员“心理评估失败”,强制送入再教育中心。
而眼前这位老人,按年龄推算,早已该死于系统清除名单。
“你不该活着。”玛雅喃喃。
陈默笑了笑,眼角皱纹如刀刻:“我也以为自己死了。可当第七步林第一次响起童谣时,我就醒了。原来我一直活在‘被遗忘’的夹层里??就像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明明烧成了灰,文字却还在飞。”
他指向桌上那张仍在燃烧的纸。
玛雅凝神细看,发现火焰中的字迹并未消失,反而更加清晰:
>“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答案,而是保护那个想问‘为什么’的孩子。一旦我们停止容忍‘愚蠢的问题’,文明就开始腐烂。”
>
>??陈默,遗言(重写第七百三十二遍)
“你写了七百多次?”小女孩问。
“每一次都被烧掉。”他平静地说,“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读,我就必须再写一遍。”
玛雅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蹲下身,将手掌贴在地面。刹那间,意识沉入更深的维度??她看见全球各地,有无数类似的场景正在上演:
-在首尔贫民窟的地下室,一群少年围坐一圈,轮流讲述自己做过最奇怪的梦,旁边录音机自动将梦境转化为乐谱;
-在澳大利亚内陆,原住民长老带领年轻人徒步穿越沙漠,每到一处圣地,便大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静默十分钟,聆听风的回答;
-在虚拟世界的暗网深处,一个匿名论坛悄然扩张,首页只有一句话:“请说出你这辈子最怕别人笑话你问出口的事。”帖子数量已达十亿条,且每秒新增上千;
-而在北极圈内的冰层之下,那位曾沉睡的孩子已睁开双眼,正用手指在冰壁上刻画星图,每一颗星星的位置,对应着一个尚未被命名的情感状态。
这些都不是偶然。
它们是“问域”成熟后的自然结果??当足够多的人开始珍视自己的困惑,世界便会自发形成新的认知生态。没有统一纲领,没有中央指挥,唯有共同的信念:**怀疑,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但他们还会回来。”玛雅望着天际,“答案神殿不会轻易认输。”
“当然。”陈默点头,“他们会进化。下一次,他们不会再派机械立方体,而是伪装成‘善意的解答者’,披着科学、理性、效率的外衣,悄悄告诉你:‘这个问题已经有标准答案了,别浪费时间。’”
小女孩冷笑:“那就让我们教会人们识别‘伪终结’。”
她抬起手,指尖凝聚出一滴晶莹液体,似水非水,似光非光。
“这是‘困惑之泪’,由七十三个觉醒者的共情共振凝结而成。滴入眼中者,能看清一切‘看似合理’背后的逻辑陷阱。比如??”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清冷:
>“当你听到‘大家都这么认为’时,请警惕,那往往是恐惧的回音。”
>“当你被告知‘这不现实’时,请记住,现实也曾是个疯狂的想法。”
>“当你觉得‘我已经懂了’,恰恰是最该重新提问的时刻。”
说着,她将泪珠抛向空中。
它炸裂成亿万微粒,随宇宙风飘散,融入每一颗飞驰的水晶树种子之中。从此以后,任何接触到种子的人,若真心困惑,便会自然获得这种“辨疑之力”??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感知虚假闭环的本能。
就在这时,异变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