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两仪殿中其他的大臣一起,都看呆了。
上次的攻城画面,离元军的火炮有些远,他们看的还不是很真切。可这次,却是实实在在近距离看到了整个发射过程!
“这是什么武器,竟有如此威力!”尉迟敬德吃惊。
其实邓愈那些小炮管,不一定就有尉迟敬德自己挥刀上去砍杀快,但这是一种新型的攻击方式,与弓弩不同,作为一个武将,他很敏锐的察觉到了。
长孙无忌思索了一下:“据臣看,这似乎是硝石一类。”
李世民猛然想起,有些方士炼丹不慎,会引起炸炉,也是冲击颇大,他赶紧说:“召李淳风来。”
太史令应该深谙此道。
秦始皇本就对求仙问道感兴趣,这几个月虽然放下了,但是他基础很扎实,不用人提醒,就问:“前几个月被审问搜查的道士,如何了?”
“禀陛下,审讯的奏疏已经呈上来了,是否回去取?”
始皇略一思索,摆摆手:“不必了,下诏,让那些方士去给朕研究硝石炸炉,研究不出来就不用出监牢了。”
内监在心里默默的同情了那些方士一秒钟,炸炉了人还能活?换种死法罢了。
[两万人越打越少,很多将士再也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物资也渐渐短缺,人困马乏之下,竟找不出没挂彩的人。但他们还是在凭意志在坚持,因为身后就是他们经营多年的家园,因为他们相信元帅一定回来救他们的!
终于,85天后,朱元璋解救了小明王,打退了张士诚,带着20万援军、数百艘战舰浩浩荡荡而来。
洪都城内一片欢呼,喜极而泣。]
朱元璋动容,朱文正虽然是他的侄儿,但并没有什么大的战功,而且平时经常花天酒地,被自己不止训斥过一两次。
虽然自己知道他打仗很勇猛,但没想到,居然还能这样让人刮目相看!
不愧是他的侄子!
[陈友谅暂退,但他心里越想越气,于是干脆在鄱阳湖,向朱元璋发动决战。
其实就算他不决战,朱元璋也不会让他走。因为朱元璋一来就让水军封住了鄱阳湖周围水系的出口,让陈友谅无法退回上游,讲究的就是一个关门打狗。
战斗的过程并不复杂,因为《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就是参考了这场战役。
所以铁锁链桥、火攻、围困这些元素一个不少,而且陈友谅更惨,当时是在鄱阳湖被困了一个多月,最终在突围时,身中流失,不治身亡。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朱元璋花了一年的时候,陆陆续续吞掉了陈友谅的广袤地盘,已然是南部霸主。
这时,他才从容的往东调头,去收拾东边沿海的两个私盐贩子--张士诚、方国珍。
没错,方国珍这么多年了,还在浙江沿海蹦跶。
但朱元璋接收了陈友谅的遗产,水师力量进一步增强,收拾他们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水师!水师!朱元璋在心里暗道,他一定要想办法把水师搞起来,现在他手下的水师确实不能跟徐寿辉那边比。
[终于,他统一了除封闭的四川外,整个长江以南地区。
到这时,他才正式建极,而且只自称吴王,把朱升的九字真言实践的非常到位。
这一年,朱元璋三十六岁,距离参加起义过去了整整十一年。]
【作者有话说】
推荐谭富英或谭元寿爷俩的《战太平》
因为最开始就是想写朱元璋起义的,所以细节多写了一点,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