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立马来了精神!!
砚秋又道:“二郎听闻惠州总闹钱荒,他将自己的俸禄兑成铜钱送了来,有好几箱子呢!”
王闰之忙道:“他自己不需要花钱的吗?”
砚秋道:“回夫人的话,传话的老奴说了,二郎说自己住官舍,吃公厨,除了春砚外,又雇了几个专职洒扫的奴仆,花费有限,倒是惠州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所以他将俸禄都送了过来,无妨的。”
王闰之点了点头,这才放心了些,她又道:“二郎这孩子心眼实,惠州的钱荒一时半刻哪就好解决了,他多少得留些银钱傍身才是。”
苏轼接过书信,一摸,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说道:“这次倒厚了,看看咱们辰哥儿都在信里说了什么。”
他展信一读,还是老三样,问候长辈的身体,问候叔寄六郎的学业及圆娘宛娘八郎的近况,然后自己一切安好,勿念。
真正厚的是下面那封信,封的严严实实,上面写着“圆妹亲启”。
大家一同目光如炬的看着她,将圆娘臊的小脸通红,她大方的很,当众拆信,暗道:这有什么不能看的!
六郎是个爱凑热闹的,立马凑过去瞄了一眼,不禁念出了声:“圆圆吾妹,半年不见,如隔三秋,思之若狂……”
“咳咳!”苏轼立马低咳两声,六郎猛得噤了声,他抬眸看了圆娘一眼。
圆娘简直羞愤欲死,这人!这人一会儿不作妖都不行。好端端的一句问候语,他说的这样暧昧做什么!!羞煞个人!!
朝云捂嘴偷笑,给圆娘解围道:“好了,你们这对青梅竹马的体己话,自己关起门来悄悄看就是了,我们不好奇!”说着,她拽了拽苏轼和王闰之的衣袖道,“不好奇哈?”
苏轼故作镇定道:“呵呵,不好奇。”
王闰之亦温和的笑道:“不好奇,我们一点都不好奇!!”
圆娘为证清白,将信铺在桌面上,道:“师父,师娘,小师娘,你看,他下面说的都是正经事儿,是关于天竺商人贩卖香料的事儿
,问哪种是我需要的?他最后决定每样都买一些,然后寄过来,你们知道的,天竺香料很奇特,很难得。”
苏轼憋笑,点点头道:“我作证,确实难得。”
圆娘有气无力的掀开第二页,是苏遇在回忆天竺寺的梅花茶!!又表达了一遍他对她的思念!
圆娘心中愤愤,暗道:你大夏天怀念冬天干什么?!不能因为天竺,不能因为香料,你就怀念冬天,然后就想我呀!!苏遇,你一定是故意的!!
她一把敛起桌子上的书信,跑回自己的房间了!!
并不知道王闰之低问苏轼:“有戏?”
苏轼笑呵呵道:“有戏!”
六郎拍了拍八郎的屁股,道:“紫腚能成!”
王闰之担忧道:“两个孩子身处异地,一个进一个退,怎么成?”
苏轼笑道:“咱们这些做师长的给他们添添火?”
“怎么添?”王闰之问道。
“此事不急,静候时机。”苏轼神秘一笑道。
朝云道:“这个不急,有急的,官人防瘴气的药做好了吗?需尽快给圆娘和宛娘服下。”
苏轼道:“已经成丹了,在罗浮山的丹房里,待会儿太阳地不那么足了,再将药取来给她们。”
朝云点了点头道:“那便好。”
第130章
朝食前,苏轼掏出两粒丹药递给圆娘和宛娘。
两个小娘子打量半晌,不解其意。
苏轼解释道:“岭南瘴疠之地,久处容易生病,将这粒丹药服下,可抵御一二。”
圆娘目光一顿,宛娘心直口快,脱口而出道:“伯父,能说说这粒丹药的原料有哪些吗?”
苏轼:“……左不过一些清热解毒之物。”
宛娘眨了眨眼,十分诚恳的问道:“不……不含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吧。”
圆娘闻言会心一笑,与宛娘相互对视一眼,二人默契的想起了苏轼在黄州炼丹的旧事。
况且,罗浮山又是出了名的道家炼丹之所,所以她们不约而同的对这粒丹药的来历产生了怀疑,苏轼心不坏,但他真的沉迷于修仙,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