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古代生活日常 > 180190(第7页)

180190(第7页)

沈砺才要脱鞋坐下,里间的门开了,宋氏和辛长平一起出来,沈砺窘迫的站直了身体忙,他没想到宋氏和辛长平都在里屋,忙与他们问好道:“伯父、伯母新年安康!”

“砺哥儿新年安康!”辛长平和宋氏知道沈砺今日要来,身上备好了红包,忙给沈砺发了一个,沈砺有些不好意思拿,觉得自己已经很大了,辛长平硬塞给他说:“图个喜庆吉利。”

辛年拍拍身上挂的小老虎包说:“沈哥哥收红包,年年也有。”

沈砺这才收下红包,又被辛年拉着脱了鞋子坐在毯子上,辛家不缺炭,屋里烧得很暖和,沈砺热得额头出了一层薄汗,忙把外面的披风脱了下来。

辛年把沈砺给他的两个木匣子放在了一堆木匣、锦盒之中,望着爹爹、娘亲开心的笑着说:“年年有好多礼物。”

去年的生辰,辛年还是个小宝宝,虽然周岁宴家中来了许多人,但礼物都是些穿戴吃用的东西,也不是给到辛年手里的,而是交给宋氏和辛长平的,这个生辰才是辛年自己收礼物的第一个生辰,辛年看着这一堆礼物高兴极了。

宋氏笑着问他:“怎么不打开看看是什么?全都堆在一起。”

辛年笑着说:“等大家一起看!”

辛月好不容易在姑母的帮助下烤出来一锅鸡蛋糕,带着一身的香甜味道从灶房出来,郭玉娘留下来帮辛姑母一起做饭,辛盛屋里有客,辛月便去正房寻辛年。

进屋瞧见个少年的背影,瞬间认出了沈砺,笑着叫了一句:“沈家哥哥!”

沈砺回头一笑,唤了句:“月娘妹妹。”

辛年拍着毯子叫姐姐过来坐,辛月虽过去了,却没脱鞋坐上去,只是蹲在一边跟沈砺说话,道:“沈家哥哥,我做了鸡蛋糕,你走的时候带一些回去和姜家哥哥吃。”

沈砺闻见了辛月身上的香甜味,笑着点头说好,辛年爬到辛月身上四处嗅,眯起眼睛美滋滋的说:“姐姐香香,糕糕呢?”

辛月托住辛年的小胖脸揉来揉去,笑着说:“糕糕在灶房,等吃饭的时候再拿出来。”

辛年被姐姐揉搓着也不反抗,就是说话变得很难听懂了:“年年七碗饭啦。”

辛月松开手点着辛年的鼻尖说:“等下一顿饭噢。”

“好吧。”辛年抱着辛月大大的嗅了一口甜甜的香气,然后爬回去接着看着自己的生辰礼物笑眯眯的给沈砺介绍道:“这是娘亲送年年的!这是爹爹送年年的!这是哥哥送年年的!……”

沈砺瞧着辛年满脸幸福快乐的模样,眼里不禁出现了一抹艳羡,辛年说一个,他便捧场的拍着手赞叹一声:“哇!”

光沈砺捧场还不行,辛年还要听到辛月的一声“

哇哦!”才觉得满意。

沈砺和辛月一起把辛年哄得小脸红扑扑,眼睛亮晶晶,宋氏和辛长平只安静的坐在桌边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

等辛盛带着好友柯子维来与爹娘告辞,见到沈砺又给他们二人介绍了一番。

柯子维只比辛盛小两个月,他已经有了秀才功名,明年将要下场乡试。

他在国子监是个有名的冷面天才少年,很少主动与别人来往,但既然沈砺是辛盛的朋友,柯子维对沈砺便比对国子监的同窗态度还要和善,主动与沈砺说:“沈贤弟,新年安康。”

听说沈砺今年要下场县试,还祝沈砺科举顺利。

柯子维走后辛盛坐到沈砺身边,问:“下午咱们便恢复做题?还是等后日你过完生辰?”

沈砺点点头,说:“盛兄无事的话便今日开始吧。”

沈砺心想舅公家本就没有什么过生辰的传统,表哥说他从小到大都只过过周岁与十岁,想来明日也不会有什么特别,倒不如早些开始学习。

等郭玉娘跑来说:“饭菜都做好了,表哥、表姐,快来帮忙端菜。”

辛盛和辛月忙起身,沈砺在辛家混熟了的,也跟着一块儿,等把菜都摆上了桌,桌上还有辛月特意研究复制的无奶油版生日蛋糕,因为是用鸡蛋和面粉做的,辛月便说叫鸡蛋糕。

古时候也没有生日点蜡烛的传统,辛月便直接用刀将蛋糕切成了许多小块,只当是个点心,她做这个只是因为京城的宅子灶房里竟然有个土烤炉!辛姑母用烤炉给大家烤了些点心、酥饼,今日赶上辛年生辰,辛月又正好馋蛋糕了,便拉着辛姑母研究着烤了几个。

已经给两边的杨家都各送去了一个,还留出一个预备给沈砺带回姜家去。

等吃了辛年的生辰宴,辛年迫不及待的往毯子上跑,把全家人都召集过来看他的礼物。

辛年这个年纪,大家送他的礼物都是玩具,家里人都是约着买的,所以几种玩具都没有重复的,而人不到但礼到的姜南星送的礼物竟然是一个画工精致羽羽如生的燕子纸鸢。

辛年还没玩过纸鸢,但他常看画像,便疑惑的问:“是小鸟画像吗?这只鸟真大!”

沈砺帮表哥与辛年解释了什么是纸鸢,辛年听得眼睛亮闪闪的,忙和哥哥、姐姐们说:“春天带年年去放纸鸢!”

过完十五辛月就要带姑母和郭玉娘一起回潍县了,辛月和郭玉娘对视一眼没有应下,这么开心的日子也不想跟辛年说她们那时候已经走了,便只有辛盛点头说:“好,等暖和了哥哥便带你去。”

辛年便高兴的继续拆最后一个礼物,辛年先指着礼物说:“是沈哥哥送年年的。”

然后才打开盒子,里面竟然是一整盒炭条,炭条外裹着布片,握着不怕脏手,露出的部分写尽了,便解开一截布片。

沈砺笑着解释道:“百余年前明相曾推广过此物,名炭笔,书写快速,且不似毛笔需要研墨才可成书,可读书人认为此物失了风雅,所以渐渐无人问津,我从旧书中见过制作方法,先前年哥儿说想要笔,年哥儿年幼不适合学握毛笔,但此物用着简单,倒是适合年哥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