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一下就想到大哥哥二格格和宗室里的女孩们在那边,大阿哥就罢了,他和姐妹们关系好些,保成和她们一贯没那么亲昵的,更别说是亲自过去找人。
等到几个孩子们带着猎物过来的时候,皇上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太子的两只鹿,这会儿一只被说是保成的,一只成了保清的。
再一看几个孩子全都是心虚但是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皇上就已经想明白了大半。
一时间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不过当着大家的面也没戳穿,出来玩高兴就得了,再者,看着孩子们关系好,他也是欣慰的,至于保清这莽撞的性子,还真的是得改一改了。
*
白天攸宁是没什么自己的时间的,女眷们一批一批来,太皇太后和太后却不会谁都见,常常是她们歇着的时候,攸宁和安嫔,僖嫔在里面侍候,外面则是贵妃和荣嫔以及僖嫔见客。
到了晚上,太皇太后精力不济歇息了,太后也把她们往外赶,叫她们出去松快松快,而她自己则在众蒙古福晋的包围下,乐呵呵看着外面的热闹。
接近傍晚,草原上各处已经燃起了篝火,橙红色的火焰与天边的彩霞相互映照着,歌声悠扬欢快,男男女女在夜幕中翩翩起舞,让人几乎有些忘却了这是何时何地。
不比白天阅兵的肃穆,夜晚的各种赛马,相扑以及蒙古音乐舞蹈活动,火光中照耀着一张张笑脸,都更能让人卸下心防。
而皇上也很自然地融入其间,带着诸王和蒙古王公们大声欢笑着,饮酒作乐,兴致起来时,也随着众人一同欢呼歌唱,完全看不出白天面前这些人跪在他的面前俯首帖耳的样子。
不远处,是与人布库上了头,没有争出输赢就誓不罢休的大阿哥,太子端坐在席上,天然一副矜贵模样,十分自然地应付着周围的蒙古小子,令他们无人敢造次。
再往后,是穿着华服戴着耀目金钗的嫔妃们,贵妃对着众人莞尔一笑,荣嫔身边跟着乖巧懂事的孩子们,而瑚氏则正看着他,笑意盈盈,她也为此而感到高兴吗?
抚养他长大,教导他为君之道的皇玛嬷应当能够放心了。
他英年早逝的汗阿玛和额娘,他们可曾有看到今日的大清,今日的大好河山?
风声猎猎,皇上仰头大口饮着酒,目光却面前扫过这一幕幕,他自觉这是人生中极为难得的畅快时间,自己正值壮年,前朝战事虽经过一番周折,但胜利几乎可以望见。
如今只是蒙古王公对他称臣,将来,就是整个天下,四海之内
第42章第四十二章打卡第四十二天
明黄营帐中烛光晃动,隐约可见里面的人影子动作。
梁九功在门口略站了片刻,立刻就有人上前来听吩咐。
“给皇上的解酒汤多来两份,另外,提前叫人准备着去宁嫔那边。”
梁九功说完想了下,皇上今儿喝的就里面估计没少加鹿血,一个可心的人服侍怕是不够,于是又顶着小太监佩服的眼神吩咐:“后边带过来那几个宫女子,叫她们也都随时候着。”
说罢他拢了拢衣袖,继续进去服侍了。
皇上正由宫女服侍着擦身换衣,到了这会子,她们中老成些的自然面不改色,年轻的几个脸上都飞红,梁九功看也不看,心知这个时候皇上不会叫贵妃等体面的主子来,但也决计瞧不上这些样貌只能说是普通的宫女。
果然,皇上脸色赤红,双目却很清醒,看了他一眼道:“这次跟来的嫔妃还有哪个没伴驾过?”
梁九功心里错漏一拍,忙答:“有位十四年入宫的常在戴佳氏,当年是十二,如今十六了。”
这戴佳氏入宫的时候还是有些特别的,谁叫那位做过内务府总管的噶禄大人自己那一支子嗣不丰,皇上要施恩也只好可着同族的挑。
不过终归年纪小,不能伴驾也就没什么可说,加上噶禄去年开始就病,后面更是重病辞官,树倒猢狲散,这位戴佳常在自然也就没什么人搭理了。
谁知道呢,皇上来园子之前突然就把人想起来了,现在他也只能盼着传信那小子机灵点儿,别已经撒着欢给跑了。
梁九功中间得了空出去瞧了眼,确定领过来的是戴佳常在才放下心。
他是慢待了宁嫔没错,可那也是琢磨着皇上的心思来的,再说,宫嫔能侍寝总是好事儿吧?宫里多少人都求着给他递消息让他行行好。
皇上叫人叫得急,戴佳常在收拾好了过来后,自有嬷嬷过来接手,细细侍候她给她讲着各种规矩,等到看见守在门口宫女的眼色,才不慌不忙送人进了皇上的营帐。
这么长时间的耗着,让戴佳常在很是放松了一会儿,以为是嬷嬷看出来她紧张了才安抚她。
等到再回来,还是那个熟悉的嬷嬷好声好气地侍候着她睡了,等到人出去了,戴佳常在往里偏了一下头,咬着满是湿痕的被子喘了好几口气,被子下的身体不由自主发着抖。
屏风后面,门口靠在小榻上的嬷嬷听着她呼吸渐渐又沉稳了,才心里叹了一声这位主子的运道,真是有时好有时坏的。
*
攸宁眼瞅着小笼子里的两只兔子,看起来不太大的样子,不过牙齿都长出来了,毛发雪白蓬松,不是那种只有一两个月的兔子。
她原本对兔子这种小动物是不感兴趣的,提起兔子能想到的也就是各种麻辣兔肉。
不过现在,看着小兔子粉红的小耳朵和鼻尖,清澈干净的黑眼珠,还有摸起来毛茸茸的触感,还是挺可爱的。
再者,这是大阿哥的人抓住送来的,算是一份小礼物,孩子送来的兔子,要是直接吃了似乎也有点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