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得到木雕之后,那短短一瞬间浮现出来的些许担忧和紧张,早就在看到目前整个大清只存在零星三五个雕像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没准她现在手里头的雕像,都是底下人不知从哪儿淘换来,想着向上巴结的时候到了皇上手里的。
而皇上家信里头所说的香火不错,八成也是底下人看在她对牛痘那么上心的份儿上,故意往好了说,甚至弄出个假象来哄她和皇上的。
毕竟就连贵妃那前一等公的弟弟,以前在京城贵夫人们嘴里都是一等一的好儿郎,他出身宗室的嫡妻早早过世后,续娶的还是先仁孝皇后的亲妹妹。
现如今被夺了爵,以前做的那些事情忽然就为人所知了,人人都说是个糊涂东西,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云云,反衬得新袭爵的阿灵阿是朵淤泥里长出来的好莲花,皇上也对其颇为赞赏。
对于这些事,攸宁也只当个八卦听了。
启祥宫骤然多了个木雕,最近酷爱在各处寻宝的胤禩很快就发现了。
现年虚岁五岁的胤禩,再过一年就要跟一众哥哥一起,过上天天早起摸黑念书的苦日子了,一想到这个,攸宁有一半期待,一半不舍,最近对他态度和和缓了许多,倒让胤禩有点受宠若惊。
毕竟随着他逐渐长大,攸宁对他就愈发严厉了。
谁叫他是从小被宠爱到大的呢,上到皇上太后太皇太后,下到身边的嬷嬷宫女太监,大家似乎都没什么溺爱孩子的认知。
小阿哥想要这个?给他!小阿哥想要那个?给他!小阿哥生病了也想吃这个?哄他!小阿哥摔了东西?这是什么了不得的玩意儿,宫里多得是呢,使劲摔!
唯一能值得称道的,就是在攸宁的看管之下,他没养成动辄打人骂人摔东西的坏习惯,没变成对谁都不讲道理的大魔王。
——虽然这讲道理,仅限于他的额娘阿妈长辈们,以及亲近的宫女姐姐。
在发现身边最喜欢的一个宫女姐姐,每日都要来额娘的小佛堂里拜一拜时,感到好奇的胤禩很快就偷偷跟了进来。
然后发现上面摆着一个丑丑的木雕。
以往这种粗陋的东西自然是入不了胤禩的眼的,别看他人小,也还是分得清楚美丑的,雕像自然是像旁边用玉石做的才好看,摸上去滑滑的,颜色也白生生,或者红艳艳的,或者绿油油的的。
就算是木头做的东西,也是要弄出好看的光泽,雕刻出活灵活现的人物才算好看。
因此,在年仅五岁的胤禩看来,这个雕像不知道是哪个奴才不慎遗失在这儿的小玩意儿。
这么想着,他伸手就想拿起来扔掉,可凑近了一看,他心里不知怎么就有点犹豫,这个雕像看起来真有点像额娘。
宫女察觉有人靠近,连忙起了身,再一看是小主子正凑近了要拿雕像,连忙拦在了中间。
她小心翼翼哄着胤禩:“阿哥来这儿做什么?我带你出去吧,这里头味儿重得很。”
胤禩指着木雕:"我要那个!"
宫女看清他指的方向,没忍住“呀”了一声,露出一种胤禩看不懂,但似乎经常看到的表情,然后她摇了摇头。
攸宁正是循着声音找过来的,看到胤禩在为了木雕闹宫女,不由得悄悄松了口气。
为普通的东西跟胤禩讲道理,是很难的,按理来说这个年纪的小孩儿懂个什么?大人稍稍动动脑筋,把人忽悠过去也就算了。
但胤禩这小子,却依仗着大家都疼爱他,对他几乎无所不应,早早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些东西都没他重要。
因此,但凡他想要的,不过分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不过,自己的孩子攸宁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跟他讲他的道理是讲不通的,他只会把所有人拉进自己的小孩儿思维,在小孩儿思维里面,胤禩自己就是绝对的胜者。
毕竟,谁歪理能有他多呢?
攸宁对他嘴巴里吐出的一连串道理置若罔闻,而是神神秘秘地讲起了小故事,以解释雕像的来由。
给胤禩灌输了一通助人为乐的故事,看着胤禩小脑瓜子随着她的故事转啊转,攸宁不禁感受到小小的得意,这也能算作是寓教于乐吧。
至于故事也简单,就是这些宫女也有在外的家人,作为启祥宫的人,她们早早听闻了牛痘,又在攸宁的卖力推荐下让家人试用了,还真有些从痘疫里捡回命来的。
这些宫女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有些感念的。而能亲眼看到身边人因此受益,攸宁也感触良多。
听完故事,胤禩兴奋地举起双手:“额娘,我也要有人帮我做雕像!”
他并不是特别能理解额娘故事中的意思,但是已经从额娘和宫女对木雕珍重的态度中明白了,这丑丑的木雕一定是一种极少,极特殊的玩意儿!
而他从来没有过来历这么特殊的东西!
额娘说要想有这样的东西,应该怎么做来着?
胤禩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