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除了福晋之外,胤禩膝下是有了一个女儿的,也有妾侍有孕过。
总而言之,在大部分人眼里,攸宁因为此事而不待见八福晋,虽然显得略微刻薄着急了些,但也说得过去。
皇上对此,心里大概也是有数的,然后他破天荒安慰她和八福晋,说子嗣的事情自有缘法,让她不要着急,要知道以前最着急孙子的明明是皇上自己。
攸宁当然是说自己没有这样想,只是嫌弃孩子们三番五次上门,太烦了,好不容易出宫放松,不想搭理那些俗事。
两个人话里有话地说了大半天,但都能够领会到对方的意思,她想让皇上能放松一点儿,所以不愿节外生枝,皇上很领情。
攸宁感觉皇上越来越需要人哄着了。
被哄好的皇上扭头就对八福晋说,已经知道她的孝心了,暗示她之后不用经常过来坐冷板凳。
八福晋自然谢恩,其实这个冷板凳倒没什么,顶多是出去旁人会私下议论几句。
毕竟她往园子里来请安,只是攸宁不见她而已,但依然好吃的好喝的都有,甚至还有几个宫女出来陪她客套,手里再打个络子做个针线什么的,也能打发时间,针线还能留下来作为她孝顺的证明!
其实按理来说,冷板凳不是这么坐的,但是出了贵妃这儿,外人怎么会知道这些呢?
八福晋经常深深觉得贵妃是个妙人儿。
*
皇上对太子的发作,最开始就是从索额图发起的。
索额图作为太子背后的有力支持者,以前不是没有被政敌抓住过把柄,也被处置过,但后来皇上为维护太子,不久后便将其官复原职。
而这一次,皇上对太子的发难,亦从索额图始,从事发,问罪,圈禁,到赐死索额图极其同党,几乎没花费什么时间,而他的倒下和死亡,对太子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威慑。
但太子并未表现出任何退缩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告发索额图以至于他被问罪之人,恰好与纳兰明珠有关,而纳兰明珠从很早之前便是直郡王一党了。
纳兰明珠其实早已在十多年前失势,谁也没想到他并没有日渐消沉下去,而是蛰伏在暗中狠狠咬了索额图一口。
至于内情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
总之这一次,其实和太子真正对上的还是直郡王。
他已成了皇上手中最锋利的一柄刀刃,自然而然也变成了诸皇子里最为热门的那一个。
皇上为了制衡太子,亲手扶植起了一个能够与太子相争的人物。
如果继续理智论断下去,以皇上不肯讲权柄放手的性格,太子的下场未必不会是直郡王的下场。
但话又说回来了,指不定皇上哪天就龙驭宾天了呢?
谁也不知道皇上能活太久,万一太子一废,皇上就打击过大而驾崩了,到时候继位的理所应当是居长且废太子的大功臣直郡王。
即便皇上不会这么早驾崩,可他年岁渐大,等到处置了太子,难道还有时间扶持另一个人再来制衡直郡王吗?
这是直郡王的想法,皇上用一块儿萝卜吊了他这么多年,到头来要是不肯给人吃一口,他怎么会善罢甘休?
太子的想法就简单得多,父子君臣兄弟之间已然是不死不休了,他要找一个最好的时机,最好是皇上最虚弱的时候,一击必中,成则王,败则死。
他还年轻,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一群人心思各异,各怀鬼胎。
在倾注不少心血的长子,和寄予厚望的太子都在盼着他死,并希望他能死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这件事上,皇上表现出了相当的倔强,逮着机会就对外展示自己身体如何如何硬朗。
对此,有人信以为真,有人则觉得是虚张声势,还有人觉得皇上专忽悠聪明人,也许他身体很好,但他故意表现出来,让别人以为他身体不好。
但也许他真的身体不太好了,故意虚张声势,为的就是让聪明人再多想这么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