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说开封府的包拯目无法纪,后又抱怨李寻欢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赵霁双手撑在奏折上,眨眨眼,又眨眨眼,有点没能第一时间理解这两个人的联系。
包拯替他查后宫案件,李寻欢被他安排全城调查有无皇后被掉包的皇子的踪迹。
这两个人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都不一致,怎么能惹得这老头过来跟他告状的?
曾布说,今日科举,有几个无赖大闹贡院,污蔑朝廷,被监考官叉出去打算审理,却被李寻欢中途把人劫走,又送去了开封府。
赵霁把笔放下,目光炯炯盯着曾布反问:“污蔑朝廷?士子如何会在贡院污蔑朝廷?他们污蔑什么?”
曾布说:“回陛下,是舞弊。他们污蔑朝廷舞弊。我堂堂大宋,怎么可能会出现舞弊?!不过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人,眼看考题艰难,考中无妄,所以信口雌黄。”
赵霁追问:“那大人怎么肯定一定没有作弊?”
曾布被赵霁反问得暴怒:“陛下如此说来,是不信微臣?陛下若不信老臣,那老臣不若致仕回乡!”这句话一出,就颇有些威胁的味道了。
恩??赵霁小问号。
继而,是大大的感叹号。威胁我!
这老头威胁我!
被威胁的赵霁先是不可思议,然后立刻虚起眼睛。
要说这二府两院里,章惇是个刺头,韩忠彦是个老顽固,蔡卞滑不溜秋老狐狸,滑头得紧。但是唯有曾布,脾气算是最好的。
章惇顶撞向太后,曾布出来劝架。韩忠彦和章惇两个人撕吧起来了,曾布出来劝架。
曾布好似最常见的就是劝架。劝大家心平气和冷静下来。这么一个老好人的曾布,现在竟然因为这件事威胁朕?!
有鬼!
赵霁头脑之中发现事情的雷达一下子就点亮了。
这中间有问题!
本来赵霁还对管不管这件事情存疑,毕竟现在后宫一堆烂摊子就已经让他自顾不暇,如果只是曾布跑来打小报告,赵霁可能就拉偏架两不管了。反正他相信包拯的实力和情商,曾布就算官大包拯三级,关键时刻该不好使的也不会好使。
但——
赵霁放下奏折,走到曾布前面,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道:“曾丞相所言是极,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走,朕和你一起,朕陪你主持公道。”
于是,赵霁就亲自监工,来到现场‘主持公道’了。
至于这公道到底是为谁主持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136章
底下的所有人一同见礼之后,赵霁就找着最前面的位子坐下了。
坐下之后,目光很自然地就落在了他笔直的正前方跪着的蒋宇星和他身后两个学子身上。
赵霁清清嗓子,询问:“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大闹贡院?”
按理说,皇上都过来了。在平民和士子眼里,这天下怕是不会有比皇上更能为民做主的人物了。
偏偏让包拯很意外的是,蒋宇星依旧一字不谈。
就只是紧闭着嘴巴,不停白着脸磕头。
包拯却是从蒋宇星的态度中,找到了端倪和方向。
蒋宇星进来的时候,衣服略有杂乱,尚且顾得上整理一下之后再和包拯见礼。
这个漫不经心的动作,不止说明蒋宇星对自己形象非常在意,并且说明蒋宇星是有底气的。
他的底气可能来源于对开封以及李寻欢和陛下的了解,也可能是自己背后有人能够保他,总之,在当时的蒋宇星眼里,他哪怕是大闹贡院,都丝毫没觉得自己会有什么性命不保的危险。
但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蒋宇星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的?
是从他故事的叙述中,所谓的‘郭少爷’出场的时候。
包拯问完了郭少爷是谁,他就一脸震惊地呆住了。
那这‘郭少爷’便必定是个关键人物。
那问题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