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后太淡定了。
一般母亲失去孩子,首先都是去有病乱投医,四处寻找。遍寻不到,开始失望,失望到绝望,最后才会把所有负面情绪全部转化成恨意投射到某人身上。
而皇后似乎是直接跳过了种种过程直奔结果。
这就是皇后最为反常的地方。
包拯想通这一点,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联系这小太监说的,接着追问:“你们说的不对劲,是哪些地方?”
小太监道:“奴才也说不准,都是些道听途说,道听途说。”
越是这么解释,只能说明接下来他要说的话就越是不可思议。
于是包拯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
热爱吃瓜的人总是无法压抑自己八卦的本质。
小太监啰嗦了这么多,到了最后还是神神秘秘说了:“其实皇后娘娘怀有身孕的时候比郭妃要早,咱们听到些其他奴才瞎说,皇后身边的宫女早就发现皇后月信时间不对,问皇后,是皇后亲自把事情压下来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
小太监声音更小了些:“后来皇后身体不适,请了太医,太医看后,皇后不知道用什么手段,依旧把事情压了下来,没让事情上报。”
这消息就离谱。
且不说皇后有了身孕为什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单就皇后要压消息,太医就真乖乖冒着杀头风险闭嘴,这就让听的人难以置信。
但是包拯没有质疑小太监的这段话。
八卦里面有时候饱含特别多的案情线索,他现在厉声呵斥,只会吓得这小太监再也不跟他多说一句。
于是包拯努力整理面部表情,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倒吸凉气的表情:“真的?”
小太监看到包拯的表情,仿佛得到了鼓励,继续道:“那段时间,皇后的情绪总是时好时坏,心情很忧郁,并且总是告诉身边的宫女,她的饮食有问题。盘查过饮食之后,又觉得旁边的盆栽有问题,或者熏香有问题。最后干脆就什么都不用了,连吃食都是最贴心的大丫鬟每次守着小厨房看着他们一步步做,才能下咽。”
这些征兆,如果赵霁在场,一定立刻就能反应过来皇后到底是怎么了。
但站在这里的是包拯,其实也相差不多。
虽然他没有现代人系统的医学常识,但是还是眯着眼睛盯着空白处再次陷入沉思。
展昭追问道:“还有呢"
小太监说:“后来有两个宫女讨论郭妃没去找皇后问安的事情,被皇后听去了只言片语,立刻就找人打了那两个宫女,把人几乎打到半死,罚判到其他地方去干粗活了。”
包拯道:“你形容的,似乎皇后有些……”包拯斟酌用词:“癔症。但,我看皇后似乎没有表现?”
小太监道:“那也只是一开始,后来,徐选侍和陈才人经常去皇后寝宫给皇后问安,也经常开导皇后,渐渐皇后的情绪就好了。”
这故事听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疑点。
只不过就是皇后怀孕初期患得患失,最后在宫妃的陪伴下好转的故事。
但是这故事里面加上了失踪的徐选侍和陈才人,那这故事就像是变了味似的,好好一个治愈故事也让人听得心里直犯嘀咕。
第145章
就算两个人听了一肚子的或许可能满是线索的八卦,但这些八卦的真实性很难验证,且也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有人拐进这个胡同就消失了。
宫里的羽林卫早在那次宫九夜闯皇宫之后就被渐渐增加了许多拥有武功的好手。
张惠芝的口述之中,她亲眼看到有人走进来,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她追过来也没有看到人。
包拯他们现在站立的这胡同不算太长,是一个倒着的L形状,L型的拐角处没有门,也无法通行。
巷子入口处到L拐角大概100来步的距离,拐角处到这个小门大约有一百五十步的距离。
这皇宫内院的宫墙不像外围,不会高到那么离谱。
只有这段距离的话,理论上要是有人转到拐弯之后的视角盲区,想要纵身跳起来翻墙离开,绝对会被经过的人一眼看到,所以这也不可能。
再说,靠近这个小门的十几步,地面都能看到灰尘。
这里如果有人曾经经过,那脚印也会清清楚楚地证明有人来过的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