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祝您夜夜好梦。】
从2023年8月31日在某平台最先开始连载的《晚安,祝您一夜好梦》,之后陆陆续续往各个平台搬运、连载,最终完结于2024年12月31日。
原本只是想在压抑的生活里给自己开一扇窗,没想到有了一整个乌托邦。
《晚安》一开始,是我在漫长的与失眠抗争的日子里,心血来潮编出来哄自己睡觉的小甜饼。
因为近几年的创作目的都偏于个人表达,所以也早已习惯了把故事堆在存稿箱自斟自酌的行为。
往外发布纯属一时冲动,心态也类似于“随手给有缘人一块饼干尝尝”,没想到会收获超出我预期的喜欢。
因为是哄睡文,所以行文节奏定得很慢。
当时我完全想不到,会有许多在书写过程中迸发的“灵光乍现”增补进来。
按照计划20w能完结的书,写到30w时竟然还剩下一半的情节没走,差点把自己的心态搞崩。
不过也必须得说,现有版本中那些超出原定大纲的部分,于我而言是难得的意外之喜,让最终的《晚安》超出了我原有的预想。
作为字母文而言,《晚安》在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太平等的关系,大笔墨总着眼于“爱”而非“欲”。
节奏太慢、故事线太冗长,喜欢翻来覆去讲创伤、甚至还忍不住大段大段写心理分析。
要写Dom0Sub1,要写训诫关系,又要写DS倒置甚至反拍,还爱给Sub加高光时刻。
但是,没办法,正是因为偏好小众,才会埋头苦写。
虽然忍不住想吐槽,《晚安》也还是我私人很喜欢的一部作品。
以至于某天忽然想到,就算等七老八十得了老年痴呆,将琐事尽数忘去,再看到《晚安》时,应该还是会抚掌而叹,想要和作者坐下聊聊天。
——这样就足够了。
《晚安》现有的故事线和我最开始写出来的大纲差了得有十万八千里。
之前从未写完过长篇,所以在开《晚安》时写了自认为足够详细的大纲和人物小传,抱着“这样总没有问题了吧”的念头开始激情创作,谁知还没到第十章,角色就已经挣脱了我的规划开始“自行发挥”。
一路对着大纲删删改改,一遍遍推翻重写,去追着角色的心思跑,重新认识他们、也重新了解他们的行事风格。
很痛苦,但是在感受到“没错这就是他”时,又总能心生满足。
就好像,我不是这个世界的搭建者,我只是和他们一起踏上旅途的陪伴人。
我第一次遇见这样的角色。
许扶桑和苏云卿改变了我的很多偏好。
谁能想到写《晚安》之前我还是个“挑食怪”。不喜欢犬调、不喜欢耳光,甚至对尿道棒、走绳、姜罚等等都很不耐受。
但是写着写着,我发现这段关系太安全,太适合尝试不同的项目。在这里,可以抛开芜杂的情绪,纯粹享受快感本身。
一边感慨“还是写短篇更潇洒自由”,一边又确切地被长篇带来的深厚情感和立体角色所打动。
这一年多来,与《晚安》相关的所有事都特别令人开心。
即便是卡文到崩溃,磨大纲磨到骂骂咧咧的时候都很开心。
唯一难过的是某站的一番波折后,发现留言因为超过时限被系统自动清除。
那天崩溃到情绪爆发,跟朋友说感觉需要同时跟八个咨询师聊才能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