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镇长和两名干部不由得失落起来,如果那么容易能办到,也不会这么多年都还是这副样子。
“我说你怎么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了?我不说了么,多招点年轻人和实干人才,咱们不行,十个‘咱们’行不行?二十个?一百个?总能行的。”何甯豪情万丈。
邹阳摇摇头:“说得容易,可哪有那么多‘咱们’呢?连你我一开始都是被石哥‘骗’来的,石哥也是因为骆工才来的,或许是有,但未必就有你想得那么好。”
“嘿我说,你今天就要跟我唱反调是吧?”何甯瞪他。
邹阳耸肩:“我没有跟你唱反调,只是实话实说,劝你趁早清醒罢了。”
“……年轻人能不能热血点,怎么跟个老头似的,瞻前顾后!”何甯一拳锤在邹阳胸口,凶巴巴说:“慢慢来不行?先把路修了,把咱们该做的事做了,有骆工在,你还怕不能成功?是吧骆工?”
骆珩没有说话。临时搭建的工作室里,贴满了各种图纸和计划表,骆珩目光一一从上面扫过。
如果是几天前,他也觉得何甯说得对。慢慢来,总能做出来的,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时间。
可现在他的时间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了。
太久没得到回应,何甯、邹阳、罗镇长等人都疑惑地望来。
“骆工?”
骆珩从思绪中抽离,一抬手:“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吧。”
“好的骆工。”何甯端起凉掉的茶一饮而尽,一揩嘴巴,“我这就去看看他们咋样了!”
“罗镇长,你们要不要一起?”
于情于理,也该去看看的,罗镇长站起来,拎起脚边放着的袋子,同骆珩说道:“我们老汉家种的枇杷,摘点来给你尝尝,莫嫌弃。”
骆珩不好拒绝:“客气了罗镇长。”
“不用说这些话,都是应该的。”罗镇长对跟来的两位干部说:“走吧,跟他们去工地上看看。”
晚上回家,吃过晚饭,骆珩洗了点枇杷,坐在电脑前看资料。
这是晚熟的枇杷,比之前摘的小,却更甜。
骆珩吃完一颗,拿手机拍了张照,发送至微信置顶聊天框。
从无锡回来后,骆珩时不时会给梁忱发些消息,梁忱的回复还跟以前一样,并未疏离他或者冷处理。
这已经是很好的消息了。
吃完第二颗的时候,梁忱的回复也过来了。
梁忱:现在还有枇杷?
骆珩:有,你要是想吃,之后给你带点来?
梁忱:不用
骆珩:不麻烦的
梁忱没回他了。
-
梁忱最近很忙,他在交接一些工作,前两天和于潇商量,希望能在成都组建自己的音乐工作室。
光年引力在成都也不是没有分部,只是那里业绩太差了,招的人全是混日子的,没有本部负责,业务能力也没那么强,而且远离娱乐圈的重心。
要是北京、上海、长沙还好,于潇都能同意,偏偏是成都。但成都也不是完全不适合,至少在那里梁忱将要组建的这种音乐工作室就挺常见的。
——这就处于一个尴尬的状态,好没特别好,说差也差不到哪去,公司像于潇这样以利益为先的人实在很难做决断。
后来又想开了,像梁忱这种,本来也不需要时常出现在大众视野,只要保证产出、保证质量,在哪儿不是工作。以前梁忱还在美国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么。
这两天梁忱和于潇满成都跑,最后敲定工作室地址和人员。
就在刚刚,他和工作室成员临时开了一个电话会议,连他一共三人——一个助理兼法务、一个宣发,平时也不需要做什么,上班时间自由,保证老板能随叫随到就行。
很草台的草台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