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满城一中,黄时雨不得不收心,又重新投入到快要把人压得喘不过气的高三生活中。
一轮复习、做题、写卷子、阶段性考试、公布成绩、讲卷子……没错,这就是每个月的常态。
唯一跟高二有点不同的是,黄时雨的成绩逐渐稳定下来,在全班基本能排到第八名左右,年级一般在第十五名左右。
“黄时雨,我看了你上高三以来每一次阶段性考试的成绩,进步很大,排名也比较稳定,但是有一个特别不好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
高三上册进入尾声,在距离期末考试仅剩半个月的关键时刻,老赵从第一名开始,轮流叫人进办公室谈话,分析成绩,调整心态,第二天就轮到黄时雨了。
“我知道,我数学不会写的就喜欢空着,”黄时雨说话声越来越小,头也随之低下去。
“对,”老赵猛拍了一下桌子,把黄时雨吓得一惊。
“虽然我们都知道数学最后两道大题很难,在高考中就是专门选拔人才的,但是不管你会不会写,能不能做出来,你都要把步骤写上去是不是,这样至少能挣一些步骤分对不对,而且万一在写的过程中茅塞顿开,一下子写出来了,那不是更好?”
老赵一句一个追问,步步紧逼,黄时雨被这气势吓得只能连连点头。
“你们赵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啊,”坐在老赵隔壁的小陈老师从资料书堆里抬起头,连声附和,“你哪怕把题目上的已知条件稍微变换一下说法,再结合一点前两个问的答案,至少也得给你个三五分吧。”
“我知道了,陈老师,”黄时雨乖乖应答。
老赵随后又嘱咐了几句关于期末考试的相关事宜,就让黄时雨回教室了。
黄时雨刚回到教室,吴笙笙就凑过去好奇询问——
“老赵跟你说啥了?”
黄时雨耸耸肩,“就说我怎么总是不写数学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三问,因为我不会写啊……”
“我记得,之前好像小陈老师也说过这个来着,是不是?”
黄时雨突然眯眼盯着吴笙笙,表情里透露出一丝邪恶,“你嘲笑我,笙笙?”
吴笙笙立刻抱拳,在两人之间隔出足够宽的“安全距离”,态度诚恳地道歉,“错了,我收回我刚刚说的话。”
黄时雨这才作罢。
这学期的期末考试,理科考场正好设置在满城一中,黄时雨又恰好被安排在一班教室,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黄时雨这一次竟然破天荒地坐在了吴笙笙的后排,也就是说,两人上次的一模成绩在年级排名中是相邻的,一个是第十一名,一个是第十二名。
黄时雨坐在座位上,等待监考老师分发试卷。
果然跟大家说的一样,高三的成绩变数太大了,这间第一考室里又增加了许多新面孔,也有很多老面孔很久不见了,那些曾经稳坐年级前十宝座的同学,有几个也早已不知所踪。
黄时雨深吸一口气,在心里暗暗发誓:这一次考试,我一定要冲到年级前十!
教室前面的钟表指向8:55,语文卷子开始往后传递。
吴笙笙从最上面拿起一张卷子,右手把剩下的卷子从头顶往后传。
黄时雨一手接过卷子,一手趁吴笙笙还没收手时轻轻握了一下,然后用只有对方能听到的气音说,“我们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