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去150米进入到弧度甲板,飞行员猛地一拉操纵杆,运5冲天而起!
“嗷嗷嗷——”
“啊啊啊——”
甲板上满是激动的欢呼声。
所有人都心潮澎湃地抬头看着爬升而起的运5,王耀堂狠狠一挥手,爽!
虽然大家都认为起飞并万无一失,但,该激动还是激动!
“应该换成单翼的啊。”片刻后,老人很是惋惜地说道:“单翼的速度更快,载重更高啊。”
“300还是600都一样没有实战价值。”老者有些不爽地刺了句,“双翼的安全性高,对跑道要求的更短,换成单翼的现在能起飞吗?怎么降落?”
老人抿嘴不说话了。
运5在天上盘旋几圈之后就开始做降落准备,这个才是整个试航最难的部份。
理论上跑道是肯定够长的,但就像是在平地轻松就能走出直线,但换成平衡木,哪怕只有一米高,走起来也歪歪扭扭。
平衡木能走的,换成在几十米高空又会吓的人双腿发软。
航母降落也是一样的道理,降落的位置必须非常准确以保证有足够长的减速距离,落远了会撞在甲板上机毁人亡,落近了没办法完全减速会掉进海里,这对飞行员的心里素质和技术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以小鬼子的零式战机为例,液压阻拦锁可以让240公里时速的战斗机在100米内停下,这对甲板长度200米的航母来说就简单多了。
但可惜这航母是没有阻拦索的,如果不是特意更改了一下起落架的造型,降落跑道要求170米,这对长度180的甲板就太极限了。
王耀堂屏住呼吸,死死盯着减速俯冲下来的运5,只听‘砰’的一声巨响,轮子重重压在甲板钢上,飞机开始减速滑行,橡胶轮胎在钢板上留下一条清晰的黑色痕迹。
坏了,比预定落点靠后……
运5眨眼就滑了出去几十米,大家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飞行员死死盯着前面的甲板,双手按住操纵杆。
正常来说,飞行员一旦感觉没办法完成减速,会毫不犹豫开始加速,争取重新飞上天。
稍稍犹豫都可能让飞机速度不够无法起飞,到时候必然一头扎进海里。
但那是正常情况,运5上飞行员已经做好了扎进海里的准备了,双翼的,哪怕掉海里一时半会也沉不下去……
再说了,老板待他不薄,即便真死了抚恤金也不会少。
整个降落减速过程也不过十来秒而已,眼看飞机靠近弧形甲板的时候终于靠着自身将速度慢下来,众人长长吐了一口气。
更改的起落架设计让飞机前端是翘起的,对跑道长度需求降低不少。
“还是得有阻拦索啊,这样太极限了,一点冗余都没有,一旦天气情况稍稍恶劣,或者飞机有故障的话就会出大问题。”一位专家皱眉说道。
“确实,可以先从配重式阻拦索开始,然后再尝试液压技术。”
“当年小鬼子的零式重量只有运5的一半,他们也要用阻拦索。”
“技术本身问题不大,难的是材料啊。”
“也还好,运5的速度慢,刚刚降落时只有95公里。”
王耀堂不说话,就静静听着几位专家讲,他已经做好了掏钱的准备。
后面又反复做了几次测试,如行进间起降等。
所有的测试完成已经是四天之后了,在053护航之下一路南下,魔厂的几个工程师留在船上还要采集一些数据。
过了湾湾海峡之后特意转到香港,有了好东西当然要拿出来显摆一下了!
053不方便直接开到港口,但航母就没问题了,这上面又没什么武器。
香港航道一天到晚都是船,航母一进入立刻就在来往船上引起轰动,一个个船员都冲到甲板、舰楼上跳着脚张望,跑船多年,但亲眼见过航母的真没有几个。
看到航母,大家第一想法就是小不列颠的,只是看了一阵发现不对,这船上为什么没挂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