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帝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冠后宫 > 第230章 冲她来的(第2页)

第230章 冲她来的(第2页)

承熙望着他的背影,低声问:“他儿子是不是死在梦盟地宫?”

绿芙在旁轻叹:“三年前,随玄照残党入山求永生,冻毙于雪谷。尸首带回时,手里还攥着一张画,画的是他父亲年轻时的模样。”

承熙闭了闭眼。“所以他恨我,因为我活了下来,而他的儿子选择了梦。”

“是。”绿芙道,“执念最难解,尤其是以爱为名的恨。”

那一夜,承熙未归东宫,独自登上了破梦塔。塔顶风急,蓝莲幼苗已被移栽至此,围以琉璃罩,夜中泛着幽幽青光。他取出醒心铃,轻轻一摇。

铃声随风远去,仿佛穿透宫墙,落入千家万户。

他忽然明白,改革不只是改律令,更是改人心。而人心之变,需一代人用痛与醒共同书写。

数日后,朝廷颁布《醒梦司巡查条例》,授权地方官员联合医者、僧道、乡老组成“觉梦团”,深入村落排查异梦患者,施以药疗、言语开导与集体宣誓仪式。成效初显,多地报告“梦语症”减少,孩童夜啼率下降四成。

然而,暗流从未停歇。

九月初七,一名自称“梦师”的游方道士在城南设坛,宣称能通阴阳,助人与逝去亲人相见。短短三日,聚集数百信众,夜夜焚香起舞,口中齐诵:“梦中父在,何须醒?”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竟有不少曾受醒梦司救助之人,再度沉迷。

承熙亲率禁军前往查办,却发现那道士不过是个盲眼老人,靠听人诉说往事再加以演绎骗取香火钱。真正危险的,是人群眼中那种近乎狂热的依赖??他们不要真相,只要安慰。

“你们知道吗?”承熙站在坛前,声音平静,“我也想见我的父亲。我想问他为什么早早离去,想让他看看我长大后的样子,想听他说一句‘儿子,我为你骄傲’。可是我没有。因为我见到的每一个‘父亲’,都在劝我杀母、篡位、弃情绝性。”

他举起手中铜镜:“照心镜不会骗人。它告诉我,真正爱我的人,不会让我变成另一个人。”

人群中,一个少年突然哭出声来:“可我只想再抱抱我娘……她走的时候,我没来得及说再见……”

承熙走过去,蹲下身,看着他通红的眼睛:“那就记住她的温度,而不是幻想她的声音。你可以每年清明去坟前说话,可以绣她的画像挂在屋里,可以学她做的菜,讲她讲过的故事。但别让陌生人借她的模样,偷走你的清醒。”

少年伏地痛哭,众人默然。

最终,道士被收押,坛场拆除。但承熙下令:不准称其为“妖人”,只记为“迷途者”,交由醒梦司教化。

回宫途中,绿芙低语:“殿下今日所言,比雷霆更有力量。”

承熙摇头:“不是我说得好,是他们本来就快醒了。我只是推了一把。”

当晚,他梦见自己走在一条长街上,两旁全是门扉紧闭的屋子。每扇门前都挂着一盏灯笼,写着不同的名字:“遗忘巷”、“顺从里”、“服从坊”……尽头是一扇金门,门上刻着“永恒安宁”。

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进来吧,这里没有争斗,没有孤独,没有失去。只要你放下记忆,就能永远幸福。”

他握紧胸前的醒心铃,却没有摇。

“你说的安宁,是死。”他说,“而我要的,是有哭有笑、会痛会爱的活。”

金门轰然崩塌,长街碎裂,化作漫天灰烬。

他睁开眼,窗外晨雾弥漫,东宫庭院中传来扫叶声。抬头一看,苏?正坐在廊下,手中针线不停,那件肚兜已近完工,铃铛图案栩栩如生,连铃舌都用金丝细细勾勒。

“母后怎么这么早?”承熙披衣走出。

苏?抬眸微笑:“做久了,睡不着。再说,我在等你醒来。”

他心头一热,忽然想起一事:“母后,你说将来孙子孙女要戴醒心铃……那你是不是也希望我早日成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