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帝姬清山结束完朝堂之事,走在回到自己的寝宫路上。
一路上他的心腹右相陆诚,黄门令冯才,羽林卫统领刘牢也跟随在旁,纷纷向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羽林卫统领刘牢道:“陛下,羽林卫完全可以参加攻打北邙之战。不仅可以锻炼他们,更可以让将士们在战场上为陛下建立功勋,而不是让公主手下的将领们独占殊荣。”
黄门令冯才道:“不可不可,羽林卫本职是保卫陛下,守卫皇宫和京师。若是上了战场,有所损伤又该如何。更何况小人深怕三公主会借敌之手削弱羽林卫。此事万万不可啊,陛下!”
右相陆诚道:“陛下,此前三公主领兵攻打平城,付出伤亡巨大。虽说灭南汉未有多少损伤,但此次要想一举拿下北邙都城燕京,也绝非易事,必然是一场恶战。臣以为,陛下向诸将士许诺封赏,可等到天下一统之后,以封赏为饵,让诸将领交出兵权换取封侯和赏赐。如此不仅天下太平,连陛下一直担心的兵权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冯才赞道:“右相大人妙哉!大战之后,将士们皆已疲惫,交出兵权可获得封赏,谁还会为公主和手下那些野心之徒卖命!”
姬清山点头,“恩,就这样吧!等天下平定之后,交出兵权自然会有封赏!”
羽林卫是他的底牌,保护自己帝位的依仗,断然不会轻易让他们去前线。
虽然羽林卫统领刘牢反复提议,让羽林卫侍卫前往战场历练,而不是现在只是在校场练兵,并认为没有经过战场厮杀出来的谈不上精锐侍卫。
但姬清山并不舍得,自己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军队上了战场,万一像北邙皇帝那般将自己的禁军派往战场结果全军覆没,那是他无法承受的代价。
而且一旦上了战场,他更怕自己的将士会被三公主拉拢过去,或者被三公主作为炮灰冲在最前面。
他很清楚自己这位皇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事都会做出来。
让三公主手下的将士们去和北邙大军火并,最后惨胜拿下燕幽之地,这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除此之外,姬清山也将防守洛京各城门的守军也归羽林卫负责,如此羽林卫再加上洛京城门守军,眼下自己手里至少有2万精锐士卒,加上这坚不可摧的洛京,姬清山相信在洛京和皇宫内,他已经可以高枕无忧。
姬清山如今的寝宫也正是梁贵妃的吴月殿,这一年来他都在这里处理政务,休息。
这里就是他的家,这里有他最深爱的女子,还有最疼爱的女儿。
姬清山对太子姬成河并没有多大喜欢,反而觉得太子过于儒弱太过理想,虽然有孝心善良,甚至认为所有人都该是平等,对待豪门世家态度比他更为激进,甚至要取消豪门世家和勋贵们的世袭特权,要让平民百姓也要获得尊重。
太子有这般心自然是好的,但这是一国天子,不能光有仁爱,也不能毫无顾忌破坏祖制。尤其面对那些权贵,权臣,功勋将领面前,需要天子威严、雷行手段,更需要懂得平衡之术,互相制衡。
而太子虽说年纪还轻,缺乏自己主见,非常容易听信他人,尤其是对他的母后陈皇后,对三公主更为亲近听话,这让姬清山很不安。而且太子做事经常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很多方面确实颇为令他失望。
但除了太子,他与梁贵妃所生两个皇子,但也都一样的资质普通,难堪大任。
此时的姬清山想到当年自己的父皇也曾对自己颇为失望,但却非常喜欢三公主姬清影,更有立其为储君的打算,并且当时就已经开始在行动,意图废其母后的皇后之位,如同前世一般。
但这一世,当时还是父皇宠妃的陈如歌并没有像前世那般欣然接受,也没参与打压他母后和妄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这使得这一世他对陈如歌态度有所改变。
虽然并不知道是为什么,他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改变了很多,也让陈如歌对他的态度发生改变。
如今姬清山心中也是如此一般的想法,他有冲动,想立长公主姬成雪,可当年自己父皇都无法让朝廷群臣接受立一女子为储君,当时陈家声势正盛尚且如此。
如今他在朝中的亲信势力也不足以推动更换储君,那些文臣集团虽然平日里也是支持他,但如果要涉及到储君地位,尤其是让长公主替代太子,必然也会是一片反对之声。
而太子背后的是陈皇后,是陈家,还有镇国公主的支持,比之当年自己当太子时,地位更为稳固。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太子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却又有着那些异想天开又危险的想法。
面对如此让他觉得不争气又担心的太子,姬清山除了叹息,也就只能安排德高望重的老师教导太子,虽然脑中也不时有换储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