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稚御山河 > 第五十九回 雪夜孤城人墙立 血诗一阕动朔漠(第4页)

第五十九回 雪夜孤城人墙立 血诗一阕动朔漠(第4页)

将士们虽有不忍,但军令如山,只得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拖着敌军的尸体与伤兵,在城外官道旁筑起一道高高的人墙,尸体层层叠叠,鲜血染红了雪地,场面惨烈至极。

赵之信立于城头,望着那道人墙,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却很快被坚定取代。他知道,这道墙,是燕蓟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他能为身后百姓争取的最后一点时间。

“传我将令,”赵之信沉声说道,“加固城防,修补女墙,将回收的箭矢尽数分发下去。将士们轮流休整,养精蓄锐,明日若敌再来,便与他们决一死战!”

“得令!”将士们齐声应和,声音里虽带着疲惫,却依旧充满了决绝。风雪之中,燕蓟城头的旗帜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惨烈与悲壮。

赵之信撕下白袍一角,利落拔剑,指尖在剑锋上一掠,鲜血如注。他以指为笔,蘸血在城墙上写下七言诗一首:

雪压孤城夜未阑,

霜戈染血护河山。

旌旗半卷风如咽,

鼓角低回月亦寒。

万里烽烟连朔漠,

千年忠骨葬江干。

何时得借雷霆势,

扫尽烟尘复土安。

陈贤开见状,目眦欲裂,上前扶住赵之信摇摇欲坠的身子,声音哽咽:“将军!您何必如此!”

赵之信抬手抹去嘴角血迹,目光扫过那首血诗,又望向城下茫茫风雪,沉声道:“此诗,是我对天地的誓言,也是对将士们的交代。燕蓟一日不失,我便一日不退!”

他将染血的手指攥紧,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雪地上绽开一朵朵暗红的花:“传我将令,明日一早,派探马侦察敌军动向;同时,将这首诗抄录下来,张贴于城头与营中,激励士气!”

陈贤开含泪应命:“是,将军!”

将士们望着城墙上的血诗,又望着赵之信坚毅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悲壮的豪情。他们齐声呐喊:“将军威武!燕蓟必胜!”

天际渐白,雪雾未散。达勒克汗的斥候浑身霜雪,踉跄入帐,单膝跪地,声音发颤:“可汗!赵之信……他竟以我军尸骸与俘虏,于城外筑起人墙!”

达勒克汗正执杯饮马奶酒,闻言手一抖,酒液溅湿衣襟:“人墙?”

“是!”斥候抬头,眼底满是惊悸,“那墙高逾丈余,尸身层层叠叠,鲜血混着冰雪冻结,望之令人胆寒!更有甚者,他还在城头张贴血诗一首,字迹殷红,似以指血书就,言辞间尽是守土死战之志,城中将士见之,士气愈发炽盛!”

“荒谬!”达勒克汗猛地将酒杯掷于地上,碎裂声刺耳,“他竟敢如此!以尸为墙,是辱我军,亦是逆天而行!”

他起身踱了两步,猩红披风在帐内扫过,眼中翻涌着暴怒与忌惮:“那诗……写了什么?”

“臣不敢逐字复述,只记得其中两句,似是‘霜戈染血护河山’‘扫尽烟尘复土安’,字字铿锵,透着必死的决绝!”斥候颤声道,“更诡异的是,赵之信对外宣称,此墙非是虐尸,而是‘忠魂之墙’,说我军将士虽为敌,却也是捐躯之人,以此为墙,是让他们见证燕蓟不破,忠魂不散!”

达勒克汗闻言,瞳孔骤然收缩——他本以为赵之信已是强弩之末,却不料对方竟能想出这般惨烈又决绝的法子,既加固了城防,又凝聚了士气,甚至还将他的将士尸骸“化敌为盟”,成了守护燕蓟的“人墙”。

“好一个赵之信!”达勒克汗咬牙切齿,拳头攥得咯咯作响,“这般狠辣,这般忠义,倒是个难缠的对手!”

他转身望向帐外,雪光刺眼,心中却一片冰凉:“本以为昨夜撤兵,能挫其锐气,却没想到他竟能绝地反击,以尸墙立威,以血诗明志!看来燕蓟这城,并非轻易能破……”

旁边的将领见状,连忙劝道:“可汗息怒!赵之信此举,虽能逞一时之快,却也失了民心,且这般惨烈之法,必遭天谴!我军休整片刻,再挥师攻城,定能破之!”

达勒克汗沉默片刻,缓缓摇头:“不。他筑此墙,看似疯狂,实则精准拿捏了军心与民心——城外百姓见他如此守土,只会愈发拥护;城中将士见他以血立誓,只会愈发死战。此时攻城,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抬手一挥,沉声道:“传令下去,大军后撤十里,扎营休整,密切监视燕蓟动向!待摸清他的虚实,寻得破墙之法,再一举破城!”

“是,可汗!”将领们齐声应命,心中却对赵之信多了几分敬畏——能以尸为墙、以血为诗的将军,绝非寻常之辈。

帐外,雪光映着远处燕蓟城头的轮廓,那道隐约可见的人墙,在晨光中透着一股悲壮的肃杀,成了达勒克汗心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