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多少年来未曾有过的心动了。
崇祯决定收了此女,故而毫不犹豫的表露心意。
雅间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窗外的江风吹动着珠帘,发出清脆的撞击声,正如韩书宁此刻乱了的心跳。
良久,韩书宁才抬起头,眼神恢复了几分清明与理智。
“先生厚爱,书宁。。。。。。受宠若惊。”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重新变得有些冷淡,“先生才学渊博,见识非凡,确实令书宁仰慕,只是。。。。。。”
“只是什么?”崇祯问,还是第一次被人婉拒。
“只是先生年届四十,而书宁不过双十年华。”韩书宁直视着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中间相差二十载光阴,俗语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先生虽好,终究。。。。。。非书宁良配。”
好家伙,这是嫌朕年龄大了呀!
崇祯愕然。
这就是现实。
韩书宁是心高气傲的才女,但也终究是个女子,年龄的鸿沟,让她在心动之余,本能地选择了退缩。
“韩小姐,你错了。”
崇祯并没有生气,反而朗声一笑:“年龄乃皮囊,才德方为骨。”
说着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韩书宁,望着滚滚东去的汉江水,声音低沉而有力:
“皮囊终会老去,哪怕是那些所谓的翩翩少年,再过二十年,也不过是另一个此时的我,甚至,他们未必能有我此时的十分之一。”
崇祯转过身,目光如炬:“两个人在一起,靠的是灵魂的契合,是精神的共鸣,而非那区区几十年的光阴,小姐若只重年岁,而忽略了这一身才学与傲骨,岂非买椟还珠,可惜了自己?”
这一番话,如洪钟大吕,震得韩书宁心神巨颤。
她愣住了。
从小到大,自己听到的都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从未有人告诉过她,爱情可以是跨越年龄的灵魂共鸣。
韩书宁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
自己曾拒绝了那么多年轻俊彦,不就是嫌弃他们空有其表、腹中草包吗?
而眼前的这位赵先生,虽然两鬓微霜,但那份成熟睿智、那份指点江山的豪情、那份对自己才华的深刻理解。。。。。。哪一样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