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知道,他必须加快步伐了。
他必须在陆明渊那把新刀磨砺出鞘之前,先用自己这把旧剑,为他扫清一些障碍。
这既是为国,也是为那个素未谋面,却让他无比欣赏的少年。
。。。。。。
与此同时,温州府,陆府后院。
陆明渊终于脱下了那身沉重的官袍,换上了一身寻常的棉布长衫。
他坐在石凳上,看着弟弟陆明泽正撅着屁股,专心致志地用一根小树枝,逗弄着地上的蚂蚁。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温暖而恬静。
这一刻,他才感觉自己从那个正四品的镇海使,变回了一个十二岁的少年。
若雪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莲子羹,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轻轻放在石桌上。
“少爷,喝点东西润润喉吧。”
她的声音清冷,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嗯。”陆明渊应了一声,端起碗,用勺子轻轻搅动着。
他看着碗中升腾起的热气,思绪却早已飘远。
裴文忠,是他手下的第一个拥簇。
接下来,他还要举荐更多的人成为自己的拥簇。
圣旨中明确提到,镇海司四大清吏司的主官,由他举荐。
漕运司已定,那么剩下的海贸司、港务司、舟师司,该用何人?
海贸司,是钱袋子,必须用一个绝对信得过,且精通商贾之道的自己人。
港务司,油水最足,也最容易滋生腐败,主官必须是个铁面无私,懂得营造管理的干吏。
而最重要的舟师司,镇海司的刀刃,则需要一个既懂水师,又懂造船,且忠勇可靠的将才。
这些人,从哪里去找?
陆明渊的脑海中,一个个名字闪过,又被他一一否决。
他现在根基太浅,手底下真正可用的人才,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