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洄堵不住悠悠众口,也不可能扯着江耀领子让他澄清,就这么不明不白下去,只要不耽误日常学习,他就无所谓。
而且,在他们天龙人的视角里,和一个特招生纠缠不清,足以让江耀名声扫地。
夏洄索性就不去做社交,平时就泡在德加教授的实验室里。
实验室位于理论科学塔楼的顶层,远离教学区,冷却液循环系统能让他脑袋清醒,类似臭氧的干净味道也让他喜爱。
还有,观测窗户外,是高倍数观测镜下的星空图景,遥远的星云如同泼洒的颜料,永恒地悬浮在漆黑的天幕上。
很美,也很寂寞。
德加教授常常会在板上信手涂鸦般写下一些未经验证的猜想或公式片段,夏洄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思维的碎片捡拾起来,一步一步推导,验算。
这过程如同在无边的迷宫中寻找唯一的路径,他常常对着一行微分方程或拓扑变换,一坐就是数小时,反复推敲,直到其逻辑链条完美无瑕。
然后,他需要将抽象的数学语言编写成算法,构建高维模型,转化为量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指令。
这很难。
德加教授涉猎极广,从古典数论到最前沿的宇宙几何。实验室里堆满了纸质和电子的文献。夏洄需要帮助教授梳理最新的学术动态,从浩如烟海的论文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有时也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理论进行对接和比较,为教授天马行空的研究提供素材和支撑。
这是最核心,也最耗神的工作。
德加教授的思维模式异于常人,他的表达常常是高度凝练和跳跃的,但是每一次与德加教授思维共鸣的瞬间,都带来更深刻的认知,泡在实验室里的日子,时间仿佛失去了线性流动的意义。
这里才像是他真正的避风港,他甘愿远离尘世,独自航行。
毕竟在这所学院里,他除了苏乔没有朋友。
学院的课程并没有太过难以理解的,他学起来不是很吃力。
但是马术、曲棍球、高尔夫、零重力体验舱那些体力课程,他实在不行,只好以去实验室做助理为由请假。
和他一样不喜欢运动的同学不在少数,但他们的去处更有趣,通常都是请假去奥古斯塔俱乐部休闲娱乐,每次回来都一副大饱眼福的样子。
夏洄对此无动于衷。
也许是学院注意到了这种微妙的不平衡,新的一个月第一天的时候,学院发布通知,要求所有同学准备在周日前往SpaceX,一个星际航行展览馆,参观飞船制造基地、星港控制中心,了解航行技术的最新进展。
那里有两座尖端实验室,一座是谢家主张修建的脑机接口实验室,一座是靳家的私产,虫洞理论研究所。
去一趟也没什么,可以增长见识。
夏洄点了【确认收到】,填写了报名表,然后去图书馆。
*
密集的雨点砸在图书馆高大的穹顶,汇成急促流淌的水幕,将外界的光线滤成一种沉郁的、水淋淋的灰蓝色。
雾港的雨偶尔也有脾气,不是那种温柔的淅淅沥沥,而是狂躁症犯了似的,吹得针叶林哗啦响。
许多追求绝对安静的学生对此地敬而远之,但这正是夏洄偏爱这里的缘故。
他需要一点声音,一种能将他与周遭世界温柔隔开,却又并非死寂的声音,雨声如同一个巨大而流动的茧,将他包裹其中,思维反而能像浸了水的纸张,清晰地舒展脉络,沉入更深的领域。
老图书馆室内的电路已经开始老化,为了电压稳定,光线被调得很暗,只有每个阅读座位上方,悬浮着暖黄色的光源小灯,像一颗颗悬浮在深海中的发光水母。
夏洄来这里,是为了构思一篇新的数学论文。
课题极具挑战性,关乎“高维流形上非紧致群作用下的不变测度存在性与分类问题”。
这并非课程要求,只是他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写完之后打算投递给数学年报杂志,所以这段时间他都泡在图书馆,用为数不多的贡献点查阅历年的数据文献。
夏洄刚在草稿上勾勒出一个可能的证明路径,思路却被不远处一对情侣压低的交谈声打断。
他们似乎刚在雨声中结束了一场亲吻,此刻正分享着从某个热闹俱乐部带回的八卦见闻。
夏洄很难不听见几个词。
“……奥古斯塔家……俱乐部……薄涅少爷……昆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