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我也能成一番霸业?与鯨鱼的决战!
从大明寧波港到倭国堺港,约莫需要半个月的航行时间。
自永乐年间开始,中日便实行“勘合贸易”,走的就是这条相对稳定安全的航路。
依赖著东北季风,一路也算是顺利,仅仅是遇到一两次风浪。
倭国使团的船帆掛著从前嘉靖年间的勘合旗,也算是预示著大明与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王世贞脸色有些发绿,他站在甲板上,整个人形同枯槁。
这十来天的海上航行,已然令他身心俱疲,海上没有安稳的床铺,也没有隨叫隨到能够时刻照顾的婢女。
好在,有大明这一层关係,王世贞等被贬犯官並没有受到苛责,倭人反而对他们尊敬有加。
就算他们在大明是犯官,可在倭人眼里,这些都是珍贵的香餑餑。
甚至刚刚上船,便有许多大名与他们暗戳戳的联繫,想要王世贞亦或是其他大明儒士前往他们封地协助。
王士騏给父亲递上一壶清茶说道。
“爹爹喝口茶吧,孩儿已然问过细川大使,想来明日便能抵达港口,届时爹爹你便能缓上一口气了。”
自从到了这海上之后,父子俩再无从前的囂张跋扈,嘴里也不咄咄逼人,便连骄纵惯了的王士騏,也是乖巧无比。
在大明境內,朝廷想要治他们的罪或许还需要掂量一下影响,可到了这大海之上,若张允修心怀怨愤,只需要收买倭国使节,便能让他们在船上死的神不知鬼不觉。
这清茶自江南带出,显然乃是船上难得的佳品,平日里是不捨得拿出来的,王士騏看父亲状態不对,方才泡上一壶。
可王世贞脸上却毫无表情,他神情呆滯地看向西南面的天边,悠悠然开口说道。
“冏伯啊,若为父没有糊涂,那应该是祖宅的方位吧?”
王士騏鼻头有些发酸,可心里头却嘆息连连,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若父亲肯与那王锡爵一般低低头,这一大家子何至於此?
嘴里却还是安慰说道。
“爹爹安心,先祖牌位也都带上了,家中祖坟有亲族照顾,即便是到了倭国,我等也能时刻供奉。”
“大不相同。”
王世贞摇摇头,眼神里头带著悲愴。
“这一去便再难回头。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为父年纪不小了,也无多少年月,若是死后被葬在蛮夷之地,不能回归故土,连死了也不得安寧。”
古人对於落叶归根的执念超乎想像。
王士騏感受到父亲的痛楚,也是嘆息连连。
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张允修非但不取了王家上下性命,甚至还网开一面,让这些人去藩国,甚至曾经的敌国。
死了倒是一了百了。
可活著,看见偌大家业就此衰败,祖宗积攒下来的田產地產通通充公,再千里迢迢远离故土,对於王世贞这等诗书传家的儒生来说,比杀了他还难受。
然而,王世贞不能死,王士騏也不能死,为了这一家老小,他们也得在倭国好好的活下去。
接连好几日,王世贞都显得十分情绪低落。
除开上岸之后的短暂愉快之外,他再看到倭寇那低矮的房屋,以及隨处可见的瘦小国民和剃著月代头的武將。
整个倭国仿佛活在商周奴隶时代,这些腰胯佩刀的武士,对於普通百姓有著绝对支配权利。
这一切让王世贞看得更加是心如死灰,失去了最后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