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古代长兄日常 > 120130(第11页)

120130(第11页)

思考片刻,林屿决定带他去找村长,村长家里人多,想必早早的准备起来,也不算扑了个空,果然,等他一到,隔着老远就看到院子里有人在切麦草。

“大伯伯。”林屿招手喊人,同时,把白老先生往里边请让他看看蘑菇房。面对疑惑的村长,林屿含糊的解释,这是白县令的亲戚。

“早说嘛,我知道该怎么办了!”村长接待领导这点经验还是有的,加上他年纪跟白老先生相仿,拉家常说儿女,俩人很快凑到一块,有说有笑。

白老先生饶有兴趣,询问村长家里种几亩地,养了多少牲口,平时生活怎么样,够不够吃穿?等等问题,村长一拍大腿,“以前是真不够,种地看老天爷,有时候忙活一年勉强糊口,我还记得之前碰上荒年,地里没粮,我小孙子饿的哇哇直哭,可没办法呀,地里就长这么多麦子”

“也是这两年,开始种蘑菇,既能照顾地里,还能多增加一份收入,一年到头也有盼可,瞧瞧这件新衣裳,就是种蘑菇换的。”村长得意炫耀,拉着衣襟。其实他穿的只是一件黑色棉布衣裳,但他得意洋洋的样子,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满足。

白老先生也不例外,他又详细的问了村里多少人在种蘑菇,产量多高等等,村长虽然疑惑他问得过于详细,但一想到是白县令的亲戚,又觉得很正常,他心里有本帐,此刻答案信手拈来。

白老先生突然问道,“怎么村子里没有多少女人呢?在哪儿?”实在突兀的很。

“哈哈!”这话正问到了痒痒处,村长兴致很高,“走,我带你去看看!”

第一百二十七章

村子外有一片波光粼粼的小河,环绕过好几个村子,滋养了这一片土地。而河湾之上,那一片的土地要么怪石嶙峋,要么一片淤泥,一日日的被踩踏,终于成了荒芜的模样。

而现在,河湾已然焕发了新生,那附近矗立着两大栋白墙黑瓦的房子,修的怪模怪样,不像是住宅,反而显得空荡荡。

白老先生被带到河湾来,只听到村长自豪的介绍,“看,现在我们村的大半妇人都在这里上工哩!平时用不了一柱香时间就能直接到作坊里,做的又是手工活,根本不累,风吹不着雨晒不着的,夏天里敞开窗户,凉风直接透进来,冬天就点了火盆,暖暖和和的,一点罪都不受。”

“自从作坊开业,妇人们一天的忙碌,能顶上别人家壮劳力赚的钱,要说起十村八店,最让人羡慕的,就是我们村子了,嫁过来的媳妇都说自己掉进福窝啦!”

村长一长串的彩虹屁吹下来,听的林屿脚趾抓地,当场再扣除一座作坊来。他连忙阻止了村长的行为:“大伯伯,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好……作坊总要招人,当然是先照顾村里的婶子们。”

“我说的都是事实嘛,哪里夸张了?”村长不以为然,继续说:“我从来都不扯谎的,不信你让白老哥自己去看看,眼见为实是不是?”

村长这就要把人拉进去看,林屿连忙阻挡,白老先生含着笑说:“我还没见识过,去看一眼也好,小郎君也不必激动嘛,我懂的。”

“行吧,你们稍等我一下。”林屿先走进作坊里,随后拿着三条布兜进来,让他们围着,“作坊里面有灰尘和碎屑,挡一挡。”

二人接过围布,学着林屿的样子系好,这才推开作坊的门。门一开,里面的人听到动静,也没抬头,依旧在忙着手里的活。

一点点小心的剪好布片,然后稍作粘合,粘成花朵后,再放进一边的小篮子。

白老先生捡起一朵小花片,花型精致,颜色鲜艳粉嫩,像迎春花,林屿连忙介绍:“春天来了,就要做应季花朵。”

“这里一个大间,隔壁还有大间,又是做什么的?”

“这里做半成品,那边做拼合粘结,这样速度更快,产量更高。”林屿介绍。

白老先生一看,果然呐,速度比单独做一朵快很多,但是他又生出新的疑惑,“做出这么多绢花,又能卖给谁呢?”产量这么高,可顾客就这么多,最后不就卖不出去嘛?

林屿笑了,看来白老先生对女性顾客不太了解,他耐心解释着:“首先,每个季节花朵都有差别,可以根据季节搭配,难道一朵从头带到尾吗?老先生应该练过书法吧!小管大管,羊毫狼毫,难道只买一支笔?”推己及人,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白老先生理所当然的说:“当然不行,每种笔,都有各自的特质,甚至不同工匠做出的手感都不同,能搜集当然要收集齐全。甚至砚台,甚至墨条,都不一样。”

“对于妇人来说,可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不同颜色不同款式要换着带,搭配齐全。”林屿解释着,“还有,最早时绢花十五文一朵,因为就三五个人手工制作,费事费力,价格贵才收得回成本。现在搭起了作坊,成本降低,我又把价格降低,从十五文降到了十三,十四,目标是,争取在两年之内降到十文。品质不变,价格反而降了,您说说谁会不乐意买呢?薄利才能多销。”

他没有说的是,养成了消费者的习惯,生意才能细水长流。再说,不论人工,还是原材料价格,都在降低,这就是集中化生产的魅力。

老先生听得若有所思,他在作坊里来回看着,看着那些妇人的笑容,只觉得一股说不出的感慨,映进他心里的,竟然是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时,村长又说:“不光是妇人,还有一些年纪小要照顾弟妹,或者家里人生病的,能灵活的请假,就近看着家里人,有什么事也能帮上一把手。看那个姑娘!”他指了指正在埋头工作的曼娘,“家里有好几个弟妹要养活,亲爹还瘸了腿,干不了活,她就是最大的,如果不是能在作坊里找到活,几个小孩子早就饿死了!积阴德哩!”

白老先生内心升起一阵阵的激荡,手不由自主的扣住玉佩。他升起一个自己都没想到的念头,难道说……他期盼已久的启明星,就在此处吗?竟然就这么轻易的遇上了?

惊喜太过巨大,反而让人不敢相信,好在一日复一日的等待,大大增加了他的耐心,白老先生勉强按捺住,引着村长再多说一点。

难得聊的来,村长硬是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的都在说,也让老白先生把林屿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

林屿无奈,算了,他的事情也没什么出奇的,想听就听吧,不过他得赶在天黑前回县城。

村长一说就没个停歇,在林屿百般暗示下,终于意犹未尽的停嘴:“时辰不早了,老哥还是先回家,改日再聊。”

“嗯。”白老先生答应了,赶在天黑前,林屿把人送到衙门的后门,白县令早早的在后门守着,殷勤的很。

“我估摸着时间,叔叔也该回来了,这一天逛的可好?有没有见到什么新鲜事儿?”白县令带着满脸的笑。

白老先生上前笑着:“还不错,主要是向导好。明天继续逛吧。”

“行,好!”白县令目送人走开,两个一路上装木头的护卫也紧随其后。

白县令悄悄吐出一口浊气,借着林屿还没离开,急急问了两句,“路上有什么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