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沉思录 > 马可奥勒留生平年表(第2页)

马可奥勒留生平年表(第2页)

奥勒留的养父(也是姑夫)安东尼?派厄斯皇帝(AntoninusPius生卒年为公元86—161年,公元138—161年在位),和奥勒留在史上并称为“两安东尼”,是罗马帝国“五贤王”中的第四位,在其治下罗马帝国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他可以说是对奥勒留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139年:18岁,奥勒留获得“凯撒”的称号,协助养父治理国家。

140年:19岁,擢升为执政官。

145年(一说146年):24岁,结婚。再次被推举为执政官。

147年:26岁,生一女,后来总共生有13个儿女,但只有6人存活,其中5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即康茂德长大成人。

担任护民官,并获得其他国家荣誉,被指定为皇帝的继承人。

161年:40岁,养父安东尼皇帝去世。即帝位。之前曾第三次被推举为执政官。

奥勒留即帝位后,邀请他养父的另一养子卢修斯?维勒斯(LuciusVerus)与他共理国事,这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个皇帝共享皇权。卢修斯?维勒斯(生卒年为公元130—169年,公元161—169年在位)他娶了奥勒留的女儿路西拉为妻,所以,奥勒留又是他的岳父。据说元老院曾要求奥勒留独自执掌朝政,但是奥勒留坚持要共同在位。而维勒斯据说是一个懒散知足的人,并不适于这个位置。但是奥勒留容忍他,而维勒斯也有自知之明,对奥勒留的品格敬重有加。

162年:41岁,其时帝国疆界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北抵英吉利海峡、莱茵河、黑海、高加索一线,南至北部非洲,东到阿拉伯沙漠。边境不宁,维勒斯统兵征讨东方的叛乱,据说主要是依靠他手下的将领而取得成功。与安息人的战争最终于公元165年结束,奥勒留与维勒斯于公元166年在东部为这次的胜利举行了凯旋仪式。而北方的马可曼尼人(Maranni)也发动叛乱。台伯河(Tiber)发生洪水灾害,基齐库斯(Cyzicus)发生地震,国内疾病蔓延,奥勒留变卖珠宝以赈灾。

166年:45岁,派遣使者经日南送来象牙犀角,并与中国建立通商关系。

在安息战争之后从亚洲回来的罗马军队带回了瘟疫,意大利的许多村庄和城市沦为废墟,罗马城里也有近万人死亡。

169年:48岁,维勒斯卒,此后安东尼独自治理国家。

亲征平定北方叛乱。在与日尔曼人的战争中,奥勒留曾经在位于多瑙河畔的卡尔嫩图穆要塞住了三年,这期间他将马可曼尼人完全赶出了潘诺尼亚,并且在他们撤退到多瑙河时几乎将他们全部歼灭。

174年:53岁,与日耳曼族作战,取得了针对夸迪部落的重大胜利。

175年:54岁,骁勇善战的将领、东部诸省总督阿维第厄斯?卡希乌斯(AvidiusCassius)在叙利亚举兵反叛,自立为帝。不久叛军将领倒戈,卡希乌斯为部下所杀,奥勒留亲至东方,赦其遗族,据说还有意毁掉了一切有关叛乱的文件,以免牵连参与其中的人。另外,奥勒留曾经敕令过角斗士必须使用粗钝的剑进行角斗。

行军途中,妻子福斯蒂娜皇后去世,使奥勒留陷入悲痛。有传言指皇后对丈夫不忠,但奥勒留称她“温顺、深情和朴实”。

176年:55岁,从东方归,旋即赴日耳曼作战,所向皆克,但身体已衰。12月23日,与其子凯旋回罗马。

177年:56岁,其子康茂德获得“奥古斯都”的称号。

一些基督徒因为坚持基督教信仰而在里昂被杀。据说奥勒留皇帝的诏书称,这些基督徒应该受到惩罚,但是如果他们放弃他们的信仰,那么他们就应该得到释放,结果有些坚持信仰的基督徒被处死。当时,新兴的基督教徒与传统宗教的信仰者以及世俗的市民冲突激烈,狂热的群众常常攻击和迫害基督教徒,并要求帝国政府惩罚他们。这些骚乱深深地困扰着行省的总督们和皇帝本人。

178年:57岁,士每拿(Smyrna)发生地震。

179年:58岁,日耳曼部落在一场大战中被大败,但奥勒留在这次战役中也感染了传染病。

180年3月17日:59岁,在位于下潘诺尼亚的多瑙河边的希尔米乌姆的军营中病逝。遗体或骨灰被运回罗马,在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人们像神一样崇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