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亡友鲁迅印象记 > 鲁迅的避难生活(第2页)

鲁迅的避难生活(第2页)

五一二八战事既起,我念鲁迅寓所正在火线之中,乔峰也复如此,既无法写信去问,来信又久待不至,不得已电讯陈子英,子英即登报招寻,鲁迅知道了,立刻发信给我如下:

季茀兄:

因昨闻子英登报招寻,访之,始知兄曾电讯下落。此次事变,殊出意料之外,以致突陷火线中,血刃塞途,飞丸入室,真有命在旦夕之概。于二月六日,始得由内山君设法,携妇孺走入英租界,书物虽一无取携,而大小幸无恙,可以告慰也。现暂寓其店中,亦非久计,但尚未定迁至何处。倘

赐信,可由“四马路杏花楼下,北新书局转”耳。此颂

曼福。

弟树顿首二月二十二日

我又挂念他脱离虎口以后,寓屋和书物,已否毁为焦土,此后行踪如何,他均有复音,详叙流徙中及迁回后的情形。其中三封已录入拙著《亡友鲁迅印象记》第二十二章,兹不赘。此外尚有数封,述劫后的情形及其他,特摘录两封如下:

(一)

季茀兄:

久未通启,想一切尚佳胜耶?乔峰事迄今无复文,但今兹书馆与工员,争持正烈,实亦难于措手,拟俟馆方善后事宜办竣以后,再一托蔡公耳。

此间商民,又复悄然归来,盖英法租界中,仍亦难以生活。以此四近又渐热闹,五月以来,已可得申报及鲜牛奶。仆初以为恢复旧状,至少一年,由今观之,则无需矣。

我景状如常,妇孺亦安善,北新书局仍每月以版税少许见付,故生活尚可支持,希释念。此数月来,日本忽颇译我之小说,友人至有函邀至彼卖文为活者,然此究非长策,故已辞之矣,而今而后颇欲草中国文学史也。专布。并颂

曼福。

弟树启上五月十四日夜

(二)

季茀兄:

上午得七月卅日快信,俱悉种种,乔峰事蒙如此郑重保证,不胜感荷。其实此君虽颇经艰辛,而仍不更事,例如与同事谈,时作愤慨之语,而听者遂掩其本身不平之语,但掇彼语以上闻,藉作取媚之资矣。顷已施以忠告,冀其一心于锾,三缄厥口,此后庶免于咎戾也。

王公胆怯,不特可哂,且亦可怜,忆自去秋以来,众论哗然,而商务馆刊物,不敢有抗日字样,关于此事之文章,东方杂志只作一附录,不订入书中,使成若即若离之状。但日本不察,盖仍以商务馆为排日之大本营,馆屋早遭炸焚,王公之邸宅,亦沦为妓馆,迄今门首尚有红灯赫耀,每于夜间散步过之,辍为之慨焉兴叹,倘其三闾大夫欤,必将大作离骚,而王公则豪兴而小心如故,此一节,仍亦甚可佩服也。

近日刊物上,常见有署名‘建人’之文字,不知所说云何,而且称此名者,似不止一人,此皆非乔峰所作,顾亦不能一一登报更正,反致自扰也。但于便中,希向蔡先生一提,或乞转告灵五,以免误会为幸。原笺附还。此复即颂

曼福。

弟树上八月一日夜

蔡先生不知现案何处,乞示知,拟自去向他一谢。同夜又及。

六从略。

综观历次避难,只不过离寓若干步而已,大约为的经费拮据的关系,虽经友人多方劝告,总不能远游或出国。他自谓:“时亦有意,去此危邦,而眷念旧乡,仍不能绝裾径去,野人怀土,小草恋山,亦可哀也。”(《鲁迅书简·致李秉中信》)《离骚》有云:“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又云:“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鲁迅的境遇和三闾大夫何其相像呢!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热门小说推荐

惊悚乐园
三天两觉惊悚乐园
...
暗夜
轩胖儿暗夜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