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停在你的世界里 > 第31章(第2页)

第31章(第2页)

应随忍不住看了方忆一眼,她在外坦然承认他们的关系,这是否意味着她对这段感情越来越坚定?

随行人员中还有梨园当地的领导,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开玩笑:“那应总可得好好跟方总处对象,千万别闹分手,如果气走方总,损失可就大了。”

文旅局局长不认同这个观点:“方总这样优秀的女性企业家,有大格局,怎么会因为感情问题意气用事?”

应随也笑着回应:“放心,我们一向公私分明,即便真有那一天,也是我离开公司,我一个人的离开,对当地经济发展不会有任何影响。方总能为永乐镇做的贡献,一点也不会少。”

近年来,国家聚焦乡村发展,振兴乡村成为重中之重。梨园这张名片已经让上级领导看到了成效,一个成功的乡村农文旅项目的贡献是多维度的,不仅带动当地GDP增长和财政收入,还拉动了交通、餐饮、零售等周边产业,更促进地方就业。对于这样的企业,高层自然格外关注,他们期待葡萄园也能成为和平县的标志地理产品。

他们交谈时,执行的同事遇到难题,匆匆过来向方忆和应随汇报情况,有游客对葡萄树认养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询问能否到葡萄园实地挑选。

这时领导们也有其他行程安排,简单寒暄几句便各自离去,方忆和应随则立即驱车返回葡萄园,安排现场认领葡萄树的具体事宜。后来游客抵达后,对崭新的接待中心赞不绝口,只是遗憾还没有正式营业,精心挑选好葡萄树后,临走时还特意强调:“葡萄成熟后不用邮寄,我们肯定要带着全家亲自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等到展会结束,团队开了一次复盘会议。他们创建了一个官方社交媒体账号,通过此次活动,收获五位数的用户。葡萄树认养活动最终有168人参与,虽然部分同事对转化率不太满意,但方忆和应随持乐观态度。

“我们是一个新品牌,在消费者没有建立足够信任度的情况下,能得到168个家庭的认可已经很不错了。”方忆分析道,“这168个家庭来采摘的时候一定还会进行二次消费,这才是长期效益。”

应随也点头:“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关键在于,我们要确保这168个家庭明年继续参与认养,通过他们的口碑传播,带动更多的家庭加入,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活广告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宣传,后面新媒体的同事建客户群定期分享葡萄生长情况,你们还想一想如何给客户提供超出预期的体验。”

后来为了犒劳团队连日的辛勤付出,庆功宴上,方忆发了一笔奖金。庆功宴是在江城吃的,散场以后,应随才对方忆说:“过两天去我家正式吃顿饭吧。”

方忆微微一怔,随即意会,她答应:“好。”

既然是作为应随女朋友的身份吃这顿饭,方忆自然不能空手,她买了不少滋补品。老太太同样重视这顿饭,拿出做满汉全席的功夫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自从得知应随和方忆在一起,老太太每次见到方忆,就会显得拘谨,她从未想过曾经眼中的“城里来的女老板”会成为自家人,以前只当方忆是租客,相处时反倒轻松自在,如今身份转换,老太太心里既欢喜又忐忑。

村里老太太平时聚在一起就喜欢聊聊东家长西家短,她们这些老家伙也聊过方忆,得知她还没有结婚,都说她这么厉害了,不知道得什么样的男人才配得上她,在她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女人总要嫁个比自己强的。

如今方忆和自家孙子在一起了,老太太心里五味陈杂,她格外发愁,既怕委屈了方忆,又担心应随压力太大。

午饭后,应随接到老同学的电话,对方看到他转发到朋友圈的葡萄树认养活动推文,特意来电询问近况。

之前为了精准检测展会营销效果,这个活动没有外发,等到活动结束以后才正式宣传,没想到不仅方忆的亲友踊跃认养,连应随不怎么联系的同学也纷纷支持。

趁着应随出去接电话,老太太斟酌着对方忆开口:“真没想到你们能有这样的缘分,外婆得跟你说说家底,我攒了二十来万,以后都是应随的,我这个老太太帮不了他太多,只能尽量不拖他的后腿。”

二十万存款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讲算是一笔可观的积蓄,对方忆而言自然不算什么,但她还是感到吃惊,因为她已经了解老太太的生平,想象得到她攒下这么一笔钱有多不容易。

方忆便柔声劝道:“应随哪会要您的钱?您该花就花,该享受就享受。”

老太太见她这样的态度,神情松弛许多:“其实这些钱大半都是应随给的,他每月都给我零花钱,家里吃的穿的全是他负责,我现在过的日子够享受了,咱们村这些差不多年纪的老头老太太,都说我苦尽甘来,日子过得比他们还好呢,我很满足了。”

老太太说着,她握住方忆的手:“我们家的情况你应该都知道了,我年纪大了,说不准哪天就走,应随他妈妈完全不能独立生活,他当初就是因为我们才辞掉城里的工作回来。你跟他在一起,一定要考虑清楚。”

方忆几次想打要插话,最终却只是静静地听完。不过她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应随明明很优秀,而世俗眼中的“负担”让他降级。

“应奶奶。”方忆故意逗老太太,“您该不会是反对我和应随在一起吧?”

老太太以为自己表达不当让方忆误会了,急忙解释:“当然不是,应随那么喜欢你,你能看上他,我高兴还来不及。”

“那就好。”方忆收起玩笑的神色,她认真说,“您和应阿姨从来不是应随的负担,相反,如果应随只顾自己前程而不管家人,我反而看不上他,我喜欢他这份责任心。”

老太太怔住了,沉默片刻,她忽然别过脸去,抹了抹眼角。“负担”二字,老太太听得太多。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说应珍和应随是她的负担。后来应随长大了,他们又说,她和应珍是应随的负担。这是第一次,除应随以外的人对她说“不是负担”,而说这话的人,是应随的对象。

“您……哭了?”方忆顿时手足无措。

老太太倔强道:“人老了,眼睛不中用,经常莫名其妙流泪。”

方忆没有拆穿,她靠过去挽住老太太的手臂:“我是真心和应随在一起的,您放心。”

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欣慰道:“应随上辈子一定积了大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