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从你的房间里出来了啊,C。”
“是的,爸爸。电脑出故障了,我在屋里有点无聊。”
在卓月进行了游戏的第一次选择,触发了父子之间的对话后,爸爸的稳定值从50%变成了60%。
如此同时,游戏界面右上角一直纹丝不动的两个数值终于发生了变化:
自身稳定值:49%(↓1%)
世界稳定值:51%(↑1%)
爸爸的稳定值增加10%之后,他身上的像素抖动变得不再那么剧烈,C自身的稳定值降低了1%,目前看不出来和之前有什么明显不同。
C和爸爸的对话只有这两句,结束之后点击爸爸不能触发新的对话,只会弹出提示:C暂时不想和爸爸说话。
另一个选择会有什么不同呢?卓月回档到进行互动之前的存档,选择了【直接离开】。
这次C无视了爸爸,没有得到回应的爸爸叹了口气,他的外形变得更加扭曲,稳定值从50%降低到了40%,沙发的纹路开始透过他的身体显示出来。
此时C的内心想法是:“烦死了,假装没听到吧。”
右上角的两个进度条随着选项不同发生了变化:
自身稳定值:51%(↑1%)
世界稳定值:49%(↓1%)
这时候再次点击爸爸,游戏会弹出提示:C暂时不想和爸爸说话。
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来,他人的稳定值和世界稳定值呈正相关,这两个稳定值和C的自身稳定值呈负相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卓月让C在家里溜达了一圈,依次遇到了温柔的妈妈、还不会走路的妹妹和热情的小狗,分别选择和她们互动或者离开,其结果和面对爸爸时差不多。
每个角色的初始稳定值都是50%,C与角色进行一次互动后,该角色的稳定值会上升10%,C自身的稳定值会下降1%,世界的稳定值会上升1%。如果回避互动,稳定值的上升和下降则正好相反。
由此推测,这个游戏可以选择两个不同的走向。卓月再次读档回到第一次选择前,她决定一周目时回避所有互动,看看会达成怎样的结局。
一周目正式开始。
第一天,C在学校和家之间两点一线。
教室里,老师让同学们依次回答问题,当轮到C的时候,老师问了一句:“C,你想回答问题吗?”
卓月选择无视老师的问话,游戏里的C盯着桌面一言不发,心想:“为什么要特意问我想不想回答?我只是坐着轮椅,又不是大脑受损!”
老师的身形闪烁了一下:“……好,后面的同学请听题……”
大多数互动拒绝起来毫无压力,不过拒绝一些很友善贴心的互动时,卓月觉得有点惋惜。
第一天结束时,世界稳定值降低到40%,个人稳定值升高到60%,C的轮廓稳定了不少。
第二天,C放学回到家,在卧室里写作业,妈妈端着热牛奶来到了他的房门前。
“C,今天过得怎么样?要不要聊聊?”
卓月选择不回应,游戏里的C沉默不语,心想:“她只是想确认我有没有崩溃吧……”然后他戴上耳机,把世界隔绝在外。
妈妈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手中的牛奶杯边缘出现了乱码,牛奶撒到了地上,她就像什么也没看到似的关上门离开了。
第二天结束时,世界稳定值30%,个人稳定值70%。
随着世界稳定度的降低,主角以外的其他角色形象越来越模糊,被他们接触的事物也出现了错乱。
第三天,异常变得更加明显。
在家里,爸爸妈妈在客厅无规律地游荡。学校里,曾经对他微笑的同学像素破碎,说出的句子不再完整。
第三天结束时,世界稳定值20%,个人稳定值80%,C的心里话中不再有负面情绪,主角以外的角色行为逻辑开始崩溃。
第四天,语言成为了乱码,除了C以外的角色身体像燃烧的蜡烛一样融化了。
外形如同史莱姆一样的小狗蠕动到C的面前,嘴里叼着它的玩具球。
卓月选择了拒绝,操控着C艰难地甩开小狗的追逐,但总是被小狗追上,每次被追上,C都要再拒绝一次。
被连续拒绝了几次之后,小狗的稳定值变成了0%,它的身体突然僵住,随后彻底消失,在地板上留下一道黑色的裂缝,隐隐可见裂缝内部漂浮的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