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突然出来把人吓着了,没踩稳椅子直接掉下来摔了个底朝天,然后对着她尴尬的笑。
村长听着动静也走了出来查看情况,看着隔壁多嘴的邻居很是无奈,“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你应该也知道,别哪天毁在这嘴上。”
“扒人墙角偷听这种事也就你干的出来,人家都把院门关上了,肯定是私事不好让外人听。要别的事也没啥,大大方方的爱咋咋滴。”
“即便不是私事瞎打听干嘛,又不相关。”
听着这话偷听的大叔也有点窘迫,平常感觉都是女□□听八卦的多产生刻板印象。但八卦这种东西,根本不分人啊,男女老少皆宜。
村长扭头问,“小桃,你看怎么处理?让保密还是不保密?如果不让保密的话,就他这嘴,明天全村的人就都知道了,可能会有点麻烦。”
“没事,也不是啥大事,迟早要知道的。”
“你确定吗?”村长重复询问。
杨桃点头,然后村长说行就没下文了。
直到第二天中午休息,杨桃知道原因了。
桂花婶中午休息那会走过来旁敲侧击的问,“小桃,听说你要买拖拉机?”
听着这话的叔婶也伸长了脖子关注着这边的情况,这消息老早就传出来了,没人敢去问。
“恩,婶。”杨桃笑着应声。
家里能够买得起拖拉机的是万元户的标志,无疑也是漏了下财富,杨桃家出尽了风头。
这比过年时杨自美他们骑着摩托车回来还让人吃惊,虽然摩托车比较昂贵价值更高,但外嫁出去就不再算杨家村的户口,而杨桃不是。
虽然没有村里首个万元户那么高调行事,但在其他村民心里地位蹭的下就提升了。
要想万元户的名头,村里有啥大无小事都能上桌发言,说出来的话那可是头头是道啊。
这可是杨家村第三个万元户人家,实力不容小觑,家里资金雄厚,还都是读书人大学生。
读书人也受人尊崇,认识的字多,想当初他们都是知青下乡办了扫盲班才得以认识字。
下乡的这些知青有些熬不住时间,原以为短时间就能回,结果等了好几年却迟迟没消息。
而且回城后生存也是个未知数,家里还有没有住的位置以及工作安排婚姻情况等问题。
工作安排是决定能否留城的关键,当初下乡的条件里就有名额上本人有工作,或者结婚双方其中一方有工作或有宿舍居住等。
独生子女,烈士子女,身体严重残缺不能参与劳作等也都是可以不下乡参与农村建设的。
买卖工作的人也是卡时间敢漫天要价,还有根本没见过几面的人也能迅速结婚领证。
所以大多数知青放下傲骨留在村里与当地人结婚生子,要是就这样平稳的过日子也没啥。
可这时传来了好消息打破宁静,高考恢复。
高考这条途径,知青就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在匆忙的时间里既要顾及家庭也要复习学业。
临到考试前夕,有些还被家人把门锁住不让去考试或者把录取通知书藏起来不让离开。
那段时候每个村里就家事比较难解决,有些家里供养大学生考出去,然后就再也没了联系。抛妻弃子抛夫弃子的人多的是,热闹的很。
杨桃也是赶上了那时候,高考恢复的第一届大学生。那年报考人数巨多,年龄相差也大。
有些考生长期没接触课本内容,书籍也不知道丢哪里去了,去废品收购站找都找不着。
杨桃的优势在于高考毕业就能直接参加高考,每天都在学校里接触书本没落下学习进度。
但同样报考人数增加,竞争也会变得更大。
她之所以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也在优势。
家里女娃读书机会少,男娃要求没那么高,所以不少人其实根本就没能读到高中。
杨桃的回答让其他叔婶确定了消息,忍不住插嘴,“小桃,买那玩意干嘛?有这钱,浪费。”
“不如自己种的踏实还长势好,拖拉机烧的可不止是柴油更是烧钱啊。一年下来既要买柴油,又要维修保养这些,花销可大着呢。”
说话的是个婶子,认为这钱花的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