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魏晋】中郎将的修罗场 > 第三十章 出征授节(第3页)

第三十章 出征授节(第3页)

号角再次长鸣,苍凉雄浑,是远征的开端。

大军如黑色洪流缓缓启动,沿着渭水河谷向西推进。

未来三日,抵达陈仓故道岔口时,全军将依令分兵。她会率三百飞骑脱离本阵,向南折入秦岭隘口,朝着傥骆道疾驰而去。他们要穿越五百里险峻山道,以最快速度直扑汉中。主力步骑与辎重则保持每日六十里的标准行军速度,继续沿陇山大道向西南行进。

沉重的战车碾过古老官道,连绵的马蹄震动着河西大地。

将台上,官员们交口称赞大将军与骠骑将军临别依依,实乃国之幸事。

观礼台上,卫逵抚须微笑,对身旁的玄明真人道:“这孩子,锐意逼人,确有风采。道陵与她能和睦,老夫亦可安心。”

他话音落下,却未得到回应,诧异地转头,却见玄明真人脸色煞白,一手紧紧抓住坐席的扶手,另一只手捂着胸口,身子微微发颤,仿佛随时要栽倒。

“真人?”老太尉吃了一惊,连忙起身扶住他,“真人可是中了暑气?来人,快传医官!”

玄明真人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方才看着那两个逆徒的身影,一个在马上,一个在马下,只觉得天旋地转。

有伤风化,败坏人伦!

他原以为萧道陵于魏三辅之事已是荒唐,却不曾想,光天化日,三军阵前,众目睽睽,这畜生,竟……竟敢……

他一口气没上来,身子一歪,晕厥过去。

风卷起沙尘,掠过空旷的营前。

萧道陵唇上还留着那突如其来的触感,不缠绵,却如烙印。他缓步回到将台,再次望着她离去的方向,胸口滞涩,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

可与此同时,一丝安定感也缓缓沉淀。伴随无法抑制的心绪,他想,她原谅他了,即使他没有理由被原谅,即使他被原谅也没有用。但她用这样一种直接的方式,努力抚慰着他所有的挣扎。她或许只是想,他夜里能睡得更久一些,或许只是愿,在她离去后的时日,他心中能好过一点。

“青青身在行伍,虽苦亦当恪尽职守,此身早非己有,岂敢稍懈。

“盖世人所求,多为不可得之物。

“生平亲友,凋零已多。幸而世间,尚有我爱之人,与爱我之人。

“于生死之间,我愈觉一身悲欢,渺若尘芥,所愿者,唯天下安澜,万民乐业。”

无数种情绪在萧道陵心中奔涌撕裂。她的每一封信,明明都是平淡琐事,娓娓道来,却都让他感到无法承受。他甚至想到,此去益州山高水长,今日一别会否永诀?这个念头甫一浮现,长乐门时的万念俱灰便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仿佛能看见,她率三百飞骑如离弦之箭,径直向南,一头扎入莽莽秦岭,双马换乘,昼夜兼程,直插傥骆道北口。途中栈道断续悬空,下临无地,多段只容单骑缓行。夏雨时至,山洪冲蚀,马蹄常陷泥淖,又有危崖裂石。四百八十里生死险隘,稍有不慎,便人马俱损。

纵是这般不惜马力,以命相搏,也需足足四五日功夫。届时,南郑必已易帜,司马氏玄旗蔽城。她将勒马荒塬,独对烽烟,继而轻骑简从,孤身行险,夜叩危城,玄甲未卸便直入虎穴。

她不会告诉他,不会让他知道其中的艰难凶险。就像此前在蓝田,在武关,她咳疾遇风辄作,脊伤劳顿入骨,更不必说青丝凋落,对镜成悲。还有军医在武关都尉府的诊断。他竟忍心让她带着这些沉疴旧疾,再次以身犯险。

然而他不得不这样做。她若此时不走,必将遭遇更大的凶险,且永远不会有足够的能力自保,又何谈接下江山社稷。

益州卿行,长安我营。

欲言复止,垂鞭同程。

瘴雾蚀戟,何日归旌。

风波没汉,悬刃长横。

风越来越大。

他立在那里,像一尊沉默的碑,楔入茫茫天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