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海分别,已经一个月。
这三十个日夜,隔着七小时的时差,越洋电话和视频通讯成了他们之间最紧密的纽带。思念非但没有因距离而淡化,反而在每一次信号连接成功的瞬间,变得更加具体、灼人。吴之遥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更难以忍受这种分隔两地,看着她独自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上次在虹桥的匆忙分别,让他始终心有不甘。对于不喜欢文字交流的他来说,所有的心事都要当面讲。而那一次,他连一个拥抱都给不了。
对吴之遥来说,这一个月,似乎比她在意大利的这两年时光都还要漫长。
于是,在一个寻常的周末来临前,他登上了飞往罗马的航班。没有过多的预告,只在落地博洛尼亚机场并坐上去若邻公寓的车后,才发了信息给她:【我在你公寓楼下等你】
当若邻匆匆从图书馆赶回,看到那个风尘仆仆却笑容温暖的身影时,惊喜的泪水瞬间盈满了眼眶。她很想冲过去,紧紧抱住他。可是,怀里抱着的厚厚的书,似乎为她提供了理由。
这场景,在她少女时代的日记里,在她无数个深夜的幻想中,早已预演过千遍万遍。
然而,当梦想照进现实,一种近乎怯懦的羞赧和不真实感,却比她预想中更迅速地到来。
她微微垂下头,贝齿轻轻咬住下唇,试图压制住那过于外露的喜悦和无所适从的慌张。最终,所有汹涌的情感,只化作了带着无限娇羞与甜蜜的浅笑,在她唇角悄然绽放。
她还没有完全习惯,这个她叫了二十年“舅舅”、被她一直藏在心底的男人,即将成为她可以光明正大思念和亲密接触的恋人。身份的转变,即使在心意相通后,依然需要一点时间来让身体和本能去适应。
就在她低头掩饰内心波澜的同一瞬间,吴之遥也动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脸上带着笑容,迈开长腿,坚定地朝她走来。
他停在她面前,高大的身影为她挡去了斜照的阳光,投下一片令人安心的阴影。他看出了她的害羞和不适应。
“我来了。”他的神色里有长途飞行后的些许疲倦,但更多的是显而易见的思念。
“嗯,”她点了点头,声音轻柔却清晰,“欢迎你来。”
但她始终不太敢……抬头正视他的眼睛。她抢过他手上的行李,转过身,带他上楼。
没有夸张的拥抱,没有激动的呼喊,只有空气中流淌的、无声胜有声的浓稠爱意。这个跨越了重洋的重逢,在恰当的调整后,温暖而踏实地开始了。
公寓那扇厚重的旧木门“咔嗒”一声在身后关上,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喧嚣,也瞬间将两人置入一个完全私密的空间。
与上次他离婚后来这里不同。现在的他们,已经默认了某种关系。私密空间的相处,自然变得意味深长。
几乎是在门合上的同一瞬间,方才在门外努力维持的克制与平静骤然瓦解。旅途的疲惫、一个月的思念,以及眼前人近在咫尺的羞赧与真实,汇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冲垮了吴之遥所有的自制力。他目光灼灼,如同暗夜中点燃的火焰,里面翻涌着毫不掩饰的渴望与占有欲。
他几乎想一把将她揉进怀里。
但看着若邻自己换好鞋子,有条不紊地给他找上次的拖鞋。她那闪躲的目光、怯生生的脸庞和瘦弱的背影,似乎又在提醒他,要理解她的节奏。
也许,他需要给她时间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