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我在豪门搞科研 > 邮件(第2页)

邮件(第2页)

发件人:汤睿

收件人:叶濯缨

主题:Re:观测数据

正文:

数据已接收。样本表现出的“笑容”,其触发条件或许并非仅限于高糖分食物。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另外,画得很好。比我所有的官方宣传照都像。

谢谢。

他没有直接追问“为什么画我”,他知道那样只会得到一个基于逻辑的、可能毫不浪漫的回答,比如“练习人体结构学”或“研究面部肌肉运动模式”。他宁愿将这视为叶濯缨表达关心的、一种独特而笨拙的方式。

邮件往来持续着,内容包罗万象:

从对庞加莱猜想后续影响的探讨,到吐槽学校食堂新推出的、味道诡异的“数学公式蛋糕”(叶濯缨的评价是:“命名具有误导性,口感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愉悦函数”);

从分享一篇关于暗物质的最新论文,到询问汤睿某次商业发布会所系领带的颜色代码(理由是“该色度在特定光照下的波长分布具有研究价值”);

从论证某个量子纠缠实验的可行性,到简单的一句“明天降温,记得加衣。”(这条是汤睿发的,他犹豫了很久,删掉了更亲昵的词汇,最终只留下这干巴巴的关心)。

这些穿梭在网络中的字符和图像,如同细密的丝线,在两人之间编织着一张无形却坚韧的网。它不声张,不喧哗,却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抽象、理性、永恒的数学宇宙,一个是具体、感性、瞬息万变的商业红尘——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对叶濯缨而言,这些邮件是他庞大、有序的思维宇宙中,一个指向特定坐标的、稳定的输出端口。那里接收他一切或宏大或微小的发现,理解他所有或深刻或“无意义”的观察,并且总会给予他及时而可靠的回应。

对汤睿而言,这些邮件是他纷扰忙碌的现实世界里,一片绝对宁静、只属于他的精神绿。洲。那里有最前沿的智慧星光,也有最纯粹的人间烟火,更重要的是,有那个少年向他独自敞开的、不为人知的侧面。

他们谁都没有定义这种关系。

但那些深夜的邮件,和那些隐藏在“观测数据”下的肖像画,早已诉说了比任何语言都更多的内容。

那是一种建立在绝对理解与信任基础上的、未命名的依赖。

是星辰找到了愿意承载其所有轨迹的轨道,而轨道,也因星辰的照耀,拥有了存在的全部意义。

第六个月,邮件往来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如同呼吸般自然的节律。

叶濯缨发现自己处理完一天的数据后,右手会无意识地点开邮箱界面。当看到“发件人:汤睿”的提示时,一种难以言喻的、细微的安定感会像涟漪般在心底扩散开。他甚至开始记录这种心理波动的数据,试图为这种“期待-满足”的循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但变量过于复杂,至今未有满意解。

汤睿则养成了在深夜会议或应酬后,第一时间查看手机的习惯。无论多晚,叶濯缨的邮件总会在那里,像一颗在宇宙深处准时闪烁的脉冲星,稳定地向他传递着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信息。那些夹杂在艰深公式里的日常碎片——比如“今天下雨,算法运行速度似乎提升了0。7%”或者“食堂的番茄鸡蛋面盐度分布不均”——成了他卸下所有商业面具后,最珍贵的慰藉。

然而,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早已开始涌动。

一个极其普通的深夜,叶濯缨在完成对霍奇猜想一个辅助性引理的证明后,带着精神高度集中后的疲惫沉入睡眠。

然后,他梦到了汤睿。

梦境异常清晰,违背了所有他已知的梦境逻辑混乱定律。场景就在他清华的实验室,窗外是沉沉的夜色,只有智能黑板散发着微弱的冷光。汤睿站在他面前,穿着那件他画过的、深灰色的羊绒衫,眼神不再是平日里那种包容的、温和的,而是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深邃而灼热的光。

没有对话,没有预兆。

在梦里,汤睿缓缓低下头,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脸颊。然后,一个吻,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和惊人的热度,落在了他的唇上。

那不是简单的物理接触。在那一刻,叶濯缨感觉自己的整个逻辑世界——那些严谨的公式、清晰的边界、冰冷的符号——如同被投入高温的琉璃,瞬间熔解、崩塌、重组。一种前所未有的、汹涌的、完全无法用现有知识体系解释的感官海啸,席卷了他每一个神经元。

他猛地惊醒。

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速度快得超出正常生理节律。呼吸急促,皮肤表面还残留着梦中那种不真实的灼热触感。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只有服务器发出低沉的嗡鸣。窗外,天还未亮,凌晨四点的清华园笼罩在深蓝色的迷雾里。

叶濯缨坐起身,打开了台灯。冷白色的光线驱散了黑暗,却驱不散脑海中那个清晰得可怕的画面和身体残留的剧烈反应。

热门小说推荐

吃鬼的男孩
恐怖的阿肥吃鬼的男孩
...
武道至尊
暗夜幽殇武道至尊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