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并没有带来春的迹象,却携着宋群青的假期跑走了。
宋群青又恢复了和去年一样,白天早起锻炼,去学校上课,晚上回屋,伏案备课,两点一线的日子。
唯一有区别的是,那座小屋里会有一个衣服上时常沾着乱七八糟颜料的人,做好晚餐,等他吃饭。
为了不让林霁明久等,渐渐地,他的下班时间也越来越准时。
林霁明总是会在中午先做三个菜,分出一半自己吃,然后晚上再添两个菜,等宋群青一起用餐。
不得不说,十八岁的少年胃口就是好,和林霁明一起时,宋群青总能多吃几口。
他也会在晚饭时间,给宋群青讲述自己白天写生的所见所闻,绘声绘色,大概是想让宋群青也经历一遍。
起初,宋群青只是倾听,或是适当接话,渐渐地,他也开始分享自己和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饭后,两人总是默契地一起收拾碗筷,然后各自回房间,做起自己的事情,互不打扰。
像是约定好似的,他们每两周会去一次县城,采购一些食材和生活用品。
有了驾照,现在倒是可以轮流开车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出发白天路况好时林霁明开,晚上回来就换成宋群青了。
宋群青有时候会想,这样下去,好像也不错。
***
“报告!”
“请进。”
门外传来了小女孩怯生生的声音,似乎是因为很少被老师单独叫来办公室,她有些紧张,探着头往里看。
她的目光定在了宋老师执着的掌握着他们生死大权的钢笔上,随着笔尖在他们的练习册上圈圈划划,发出“唰唰唰”的声音。
每批一本,她都担心是自己的,内心更加紧张。
沈小丽忐忑地走到宋群青跟前,一改往日的活泼,连两根一向梳得很精神的麻花辫都显得有些蔫了。
“别紧张,坐吧。”
宋群青从桌子底下拿出折叠小板凳,在地上撑开,露出温和的表情,示意沈小丽坐下。
沈小丽拖了一下板凳,尽量不发出声音,轻轻挪动屁股。尽管凳子很小,她还是只坐了三分之一。
她不太敢直视宋老师的眼睛,只是盯着桌上那一堆五颜六色的千纸鹤,排列很整齐。她攥了攥衣角,不知道什么时候开的线,有些毛毛的。
她底下头,道:“对不起宋老师,我今天上课开小差了。”
八仙村中心小学生源并不多,集中了周围几个小村落的孩子,共设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三十来个孩子,堪堪凑到了一个班。
宋群青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学,还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他是个严慈相济的老师,他的教学风格并不严格死板,平时在课下也很温柔,但谁要是敢在课上违反规则或者学习态度很差,都会被很严肃地处理。
去年刚来的时候就有学生挑战过他的威严,结果成功地被杀鸡儆猴了。
再加上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警告,所以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对他非常尊敬。
在宋群青看来,沈小丽是个很省心的孩子,上课认真,学习努力,性格活泼,乐于助人,在班里人缘不错,大多数孩子都愿意和她玩,所以担任副班长的职务。
但是最近几天,宋群青注意到她有些不在状态。上课有时眼神游离,注意力没有跟着他的课堂走,但有时又很想努力弄懂。她似乎有些苦恼,不再像往常一样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连课后作业的正确率都没有以前高。
这让宋群青有些担心。所以他课后走出教室前,悄悄绕到沈小丽身边,告诉她放学前抽空来自己办公室一趟。
“小丽,宋老师今天找你来,不是为了批评你的,就是想找你聊聊天。我看你刚才已经发现自己的问题了,这很好啊,值得表扬。你能和老师说说最近学习上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宋群青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轻柔。
沈小丽悄悄抬眼,透过他薄薄的镜片,看到了宋老师眼里流露出的温柔,她吸了吸鼻子,声音有些犹豫:
“方程有点难,我……我之前没见过,有点跟不上,有点怕……怕大家都会就我不会,有点丢人。对不起,宋老师,我会更努力的。”
宋群青笑笑,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轻声安慰:
“没关系,觉得难很正常啊,遇到新的东西,没有人能一下子学会的,不要害怕。”
小孩子遇到新问题有畏难心理是正常的,宋群青心中了然,从桌上的千纸鹤堆里精准地挑出一只折痕工整利落的红色纸鹤,轻轻落在沈小丽手中。
那是上星期美术课胡老师教他们折的,她精挑细选,把最好看的一只送给了最喜欢的宋老师。
“我们每个人接触新东西的时候,总要一个过程。你看,就像这个纸鹤,你折的这么好看,宋老师猜测,一定不是最开始折的那只吧,你也是多折了好几只才能这么棒的。我们学习也是通过一次一次的练习,不断进步的,所以不要害怕困难,慢慢的,就能跟上了。”
“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别看老师现在这么厉害,其实我刚来这里的时候也什么都不会。不会生火,风一扇就把刚点的火熄灭了,也不会烧水,不会使用工具,两天就弄坏了三个提水的桶。你看,这些都是你们从小就会的,我到现在才学会,也不算很晚吧。那你会因为这个嘲笑我吗?”宋群青的眼神更加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