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神医赘婿他只想吃软饭 > 良种(第1页)

良种(第1页)

“找到了,少爷,我们在沿海找到了姑爷所说的良种,一位游商见没人愿意买刚要丢了呢,我们把那一麻袋都给买回来了,价钱并不高,还另组了商队去出海,好在现下朝廷对海禁放宽了,不然我们的商队还出不去,只能等官船出海呢。”

林远明和徐靖言围上去,林远明手里拿起一个大块头,笑道:“正是此物,游记上唤此物为红薯,可做主食来吃,也可磨成粉做其他吃食,另一个物是玉米,同样有多种吃法。”

徐靖言闻言留出一小部分让人做来尝尝,其余的都作为良种交于庄子上擅耕的老农,林远明只记得粗浅的种植方法以及作物需要轮种,并不能作为正确答案去执行,还是术业有专攻,交于侍弄了土地一辈子的老农更合适。

晚上徐家的餐桌上就出现了红薯玉米粥,至于做成粉条之类的更易保存的吃食,由于数量不多无法尝试。但是这碗粥已经让徐靖言足够惊喜,之前只是听说能够食用,只是产量如此之高,让人难免担心起它的味道,没想到尝起来如此香甜,想来若是可以大规模种植,必定能让人人吃饱饭,徐家也可借此事达成愿望。

林远明因着对良种有所了解,被徐靖言派到庄子上去监工,上午还在王大夫处坐诊,下午到庄子上看看庄稼的进程。在王大夫处看诊了半月有余,林远明又喜欢上了从医,病人好转后真心感谢的言语让他很有成就感,因此他还在庄子上支起了一个义诊的小摊,附近的村民有了病痛也可来此医治,一次诊费只收二十文。

起先也想过分文不取,还是老农提醒了他,若是不设门槛,村民们怕是有事没事的都要来此请脉了,不仅是忙不过来,而且对村里原有的村医也不利,林远明并不长期在此看诊,还是应当顾虑人家的感受。

林远明躺在牛车后的车架上,让太阳刺的眯起眼睛,想着,自己上辈子为何就是不愿意从医呢,明明小时候还很喜欢背医书的。大概是从实习之后被医院压榨的直不起腰,从小最喜欢的小舅舅还因为医闹时护着同事被砍伤了手,再也做不了手术,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消沉下去,那种感觉太让人无力了吧。

其实他还是很喜欢治病救人的,这辈子就重新开始吧,希望不会有让他失望的事情发生了。

林远明勒住了缰绳,让牛停下来,问田里的老农:“如何,可出苗了?”

“出了出了,瞧见一片绿油油的,我都不敢相信,擦了好几下眼睛,总算是没辜负少东家和姑爷对我的信任,不过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我见过有人种田到了秋收却不结果子呢,我一定好好侍弄田地,我们几个老伙计也想看看这新粮食从我们手里种出来的样子。”

林远明看着老农被太阳晒得脖子后面红了一片,衣襟也汗湿了,却堆了满脸的笑,一点不觉得苦似的,什么也没说,递给了老农几只治晒伤的药膏,叮嘱人回去涂抹。

“哎呦,我一把年纪了,哪用的着这样的好东西,倒是我家的小妮子爱俏,我老汉没本事,不能让孩子像城里的小姐一样涂脂抹粉的,还日日跟着我风吹日晒的,拿给她肯定乐死了。”老农把药膏仔细收到树荫下的篮子里,等着回家时带给小女儿,心里想着一定要好好种这批粮食,说不定也能给孩子挣出个好前程,想着想着锄头挥得越发用力了。

林远明朝人挥挥手,回了徐家去,见着徐靖言和徐老爷正喝茶,立即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真的,哎呀,这可太好了,你明日去时替我给庄子上的人发些赏钱,也敲打一番下人,我极其重视这批良种,想来他们心里也有数,若是有人想从中作梗,别怪我不客气。”徐靖言高兴极了,直接扑上去抱住林远明,徐老爷在一旁看着他们,也笑得合不拢嘴。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远志从京里寄来了信,说已然考中贡士,便先在京城继续准备下个月的殿试,若是能考中授官再回乡团聚。林远明为哥哥高兴之余,又有些惆怅,与哥哥相依为命这么多年,若是哥哥被授了官外放,岂不是要天南海北,再见一面都困难呢。

徐靖言见人愁眉不展,问得了原因后笑出声来:“我看大哥是个有本事的,说不准能在京城里做官,若是真在京城里能安顿下来,我想,我们可以把生意挪到京城去一部分,到时候也能时常见面了。”

“真的,你太好了,夫郎,是为了我吗?爹娘会愿意吗?”林远明期待的望着夫郎。

“我自然早已和爹爹商议过,他膝下就我一个孩子,不与我在一处还能去哪儿。再说了,我可是要做皇商的,怎能在京城没有立足之地呢,你可别多想了,你就占那么一点点的原因吧。”

林远明听着夫郎口是心非的话语,心里酸软,对着人的脸颊响亮的亲了一口。徐靖言登时怒起来:“我刚上好了妆面准备出门,林远明,你死定了,站住,我非得打你一顿,叫你知道一家之主的厉害。”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求主君原谅。啊,昭昭,别拧耳朵了,到时候红一大片我非得被人笑死不可。”

院子里的下人看着两人打闹,会心一笑,一个合格的下人就是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拦着,什么时候该装着没看见,这种情况少爷也不吃亏,至于姑爷嘛,咳,想来姑爷也不会介意的。

到了四月份,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信使,说是林远志中了探花,家里上下都激动起来,信上还说林远志在京里授职后会回乡,朝廷给了一个月的省亲假,回乡之后便要到京城翰林院就职了。

林远明和徐靖言坐车到林家去接过嫂子,这样大的喜事,合该两家人一起庆祝一番。晚间的宴席上,一向不饮酒的嫂子也喝了好几杯,醉了趴在桌子上痛哭一场,几人忙上前安慰她。

“你们不必管我,我就是太高兴了,远志这些年的不易我最是清楚,如今他高中了,也没白费这些年的苦读,远明,你哥哥总算是没白辛苦啊。”嫂子哭罢,拿过帕子擦脸,还有些不好意思:“让你们见笑了,我实在是忍不住。”

“这有什么,嫂子也跟着辛苦了这么多年,哥哥考中了也得有你一半功劳呢。”徐靖言杵了林远明一把,示意他换杯茶来给嫂子醒醒酒,虽是高兴的大日子,也不能把身子喝给伤着了。

“嫂子,喝杯解酒茶吧,若是哥哥回来见我没照顾好你,治我的罪怎么办呢。”林远明递过茶盏,又悄无声息的把酒壶拿下去,免得一桌子都喝成酒蒙子。

嫂子闻言噗嗤一声笑出来:“你倒是会打趣我,你哥哥在你嘴里倒成个多了不起的大官了,一点小事就能抓你下狱不成。”

“那我不管,反正哥哥现在是比县令还大的官了,我想着都害怕呢。”

嫂子闻言去戳林远明的脑门,“你且放心吧,你哥哥若是无端治你的罪,嫂子就和靖言一起去告他,行了,不许再贫嘴了,现在你哥哥还没做官说两句算了,若是来日入了职,都仔细些,别让人抓了话柄,咱们帮不上多大的忙,却也不能拖累了他。”

“放心吧嫂子,我们都晓得,也会约束好家仆,不会堕了哥哥的名声。”林远明见嫂子情绪平静下来,还能说笑几句,也放下心来,他们三个人在村里相互扶持着走到今天,林远明太知道哥哥从村里走出来有多不容易了,为了把自己养大,为自己筹谋婚事,甚至准备扎在田里一辈子了,这样好的亲人,自己必定不会辜负他们。

五月底,林远志突然带着嫂子上门来,嫂子瞧着眼睛还有些红,林远明见着哥哥一把抱住。

“哥哥回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城门口接你。这样突然上门来,我都没准备什么。”林远明眼里也噙着泪,明明只是几个月没见,却恍如隔世一般。

几人进了府里,门房见着林远志来了便即刻去通禀了徐老爷,只见徐靖言搀着爹爹娘亲迎过来,徐老爷见着人还想行礼,林远志忙把人扶住:“伯父这是折煞我了,我们一家人何须如此,徐家帮我良多,该是我拜谢伯父才是。”说罢,后退两步,正经的行了一个叩礼。

一顿饭后,宾主尽欢,林远志问道:“远明,此去京城,你嫂子说你和靖言也有意在京里做生意,可是真的?”

“我可舍不得哥哥,难得辛苦这么多年结了果子,哥哥不让啃一口便要跑了么,难不成不欢迎我们?”林远明故作生气,想看看哥哥的反应。

“我真是怕了你的嘴,何时说过不许你们去了,咱们能在一起我高兴还来不及,只是我下个月初便要动身回去了,你们预备何时过去,我好做安排。”林远志忙赔罪似的递给人一杯酒水。

林远明正色道:“哥哥,靖言发现了亩产千斤的良种,我们想等着培育出来再动身过去,估摸着要九月份了。”说罢,把这段时间的事情细细交代了一番。

林远志听罢知道兹事体大:“此事万万不可让人知道,万一没成反倒可能获罪,若是成了说不准还有人想来抢功呢。若是收货了真能亩产千斤,速速到京里寻我,你们可别托大。”

“知道了哥哥,我和靖言必定守口如瓶,庄子的下人都签了死契,收成之前都不许人进出庄子了。”

几人谈罢,觉得醉意涌上来,都自去回房歇息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