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穿越之我回红楼做贾琏了 > 百万修园惊破胆 双策省银暂安身(第3页)

百万修园惊破胆 双策省银暂安身(第3页)

他对凤姐说:“其实所谓场面好看,是谁说的好看?是谁说了的好看,才算好看?外面那些奴才白丁,连荣国府的门都进不了,别说进大观园了。场面好看不好看,最后还不是皇上面前能说上话的人说了算?”

凤姐点头称是。

“所以我们这次办事的要旨是:重软轻硬。”贾琏坚定的说。

凤姐疑惑的问:“什么是重软轻硬?”

贾琏道:“就是用最少的钱俢园子,花最多的钱打点皇宫的人包括太监和宫女。”

他指着图纸上的假山,对凤姐说:“咱们把‘硬’的银子省下来,往‘软’上贴——硬件是园子的亭台楼阁,软件是接驾的规矩、人情的打点,只要软件做足,硬件差些,外人也瞧不出来。”

“硬件软件?”凤姐皱着眉,没听懂这新奇说法。

贾琏连忙换了通俗的解释:“硬就是实打实的园子建筑,软就是怎么接驾、怎么讨元春和宫里人的欢心。你想,省亲时人多眼杂,谁会盯着假山是真石头还是假石头?大家看的是咱们接驾的排场——丫鬟们跪得齐不齐、茶献得周不周、太监们笑得欢不欢。赏钱到位了,太监们就笑得欢。只要这些‘软场面’做足,就算园子有些地方是临时凑的,也没人会挑错。”!”

贾琏指尖顺着沁芳溪的墨线反复摩挲——图纸上的亭台楼阁、山石花木,每一处都标注着“楠木”“汉白玉”“官窑瓷”的字样,这些字眼在他眼里,不是雅致的景致,而是沉甸甸的银子,是能压垮贾家的巨石。

目光落在图纸上最费银钱的沁芳亭假山处,他忽然想起穿越前在博物馆见过的清代临时戏台构造,都是用榫卯架和可复用材料搭建,既稳固又好拆,心里顿时有了主意,“咱们不用真山石堆假山,改用‘杉木榫卯架’做骨——选纹理紧实的陈年杉木,按山石的走势打成立体架,架身每隔三尺加一道横撑,确保承重。先做好框架和承重,然后把各院各处大大小小的假山石,按照效果要求,模块化分割,然后再重新拼合,用糯米灰浆混红毛泥,再装嵌回去,外面连接处表面嵌上石片,大的嵌在底座,小的粘在峰峦处,把石头和红毛泥灰浆涂成一色的肌理,干了之后,看着就像天然山石。而且红毛泥混合沙石,干了之后非常坚硬又防水,就当它是假山摸样的房子,一般几十年塌不了。”

凤姐说:“确实如此。花石耗费是无底洞。当年我王家金陵园林,有一块整块的太湖石,单单从太湖运过来王府,一路就拆了三十家人的墙,光运费就动用八千多两银子——那还不是最大的石头。”

平儿这时端着盘芝麻饼进来,听到两人的话,笑着补充:“二爷这主意细!我小时候在王家服侍小姐,也听下人们说起过这块石头。说这块石头值一千个奴才全家一年的花费。”

贾琏则继续画着类似宜家的装嵌设计图纸草稿:“暖阁不用砌砖墙,用‘可拆卸木骨’——全部变成标准化的组件,再重新装嵌组建。”

他拿起笔,在图纸上细细计算了材料用量:“这样算下来,假山原本要二十多万两,改用杉木架和碎石,只要五万两;暖阁原本要十五万两,改成木骨标准化结构,也只要五万两;单这两样就能省三十万两。”

凤姐看着图纸上的修改标注,眼里渐渐亮起来:“还有那廊柱上的雕花,山子野说要请苏绣工匠雕‘百鸟朝凤’,得五万两,咱们能不能用‘木版印花’代替?找木工刻个百鸟朝凤的木版,往廊柱上印一遍,再用彩漆描个边,远看跟真雕的一样。”

“奶奶这主意比我还细!”贾琏忍不住拍手,“木版印花只要五百两,还能反复用,下次府里办宴席,印在屏风上也好看。还有蘅芜苑的香草,不用从江南运——让庄头在京郊找些相似的青蒿、薄荷,再混些晒干的桂花,装在绢袋里挂在廊下,风一吹满院香,比真香草耐放,还省了运费。”

凤姐眼睛一亮:“你这主意好!这叫‘样子货’做足,里子省银子!我再给你添个主意——软的方面,咱们盯紧接待流程。元春下轿时,让鸳鸯领着丫鬟们跪迎,动作整齐点,脸上带笑,看着就喜庆;献茶用咱们府里最好的雨前龙井,茶杯用官窑的白瓷盏,杯沿描点金,看着精致。最要紧的地方,就是打点好宫里来的太监们和宫女们。叔叔说,目前皇宫里最红的大红人,就是郑三宝——他是内务府的总管太监,是圣上最信得过的红人,上次来荣国府宣旨的就是他,这次的元春省亲,听说也会由他钦差护送。只要他在皇帝面前说句‘贾家接驾用心’,比用楠木盖十座亭台都管用。”

贾琏握住她的手,眼里满是惊喜:“你想得周全!这样一来,硬件上一共可省六十万两,抽取其中的二十万两打点宫里重点人物,软件上花大钱,就能把接驾办得风风光光!如此这般,我们截流四十万两,还能赢得宫里人的欢心。”

王熙凤笑着说:“当年王家接驾,我爹就说过‘三分靠排场,七分靠人情’!宫里的太监们要是肯帮着说好话,就算有些小疏漏,也能遮过去。”

“对!”贾琏点头。

“只是,”凤姐忽然想起什么,语气沉了些,“贾珍那边,怕是会有意见。他巴不得园子越豪华越好,若是知道咱们用‘样子货’,定会在老祖宗面前说闲话。”

贾琏冷笑一声:“他能说什么?园子建得表面风光,接驾元春满意,我们打点宫里的人满意,老祖宗满意,贾珍就算有意见,也不敢说出来。再说,他宁府承诺送来的银子,怕是得个口惠。他若是敢说闲话,我就提‘银子’的事,看他还好不好意思开口!”

凤姐笑着点头:“你说得对!”

第四节

掌灯时分,西跨院的内室里,烛火燃得正旺,映得满室暖黄。八仙桌上摆着四样精致的菜肴:蟹粉狮子头炖得酥烂,汤汁泛着油光;水晶肘子切得厚薄均匀,裹着透亮的冻;还有两碟清炒时蔬,一碟嫩笋,一碟豆苗,都是凤姐特意让小厨房按贾琏口味做的。

贾琏坐在椅上,手里拿着山子野修改后的图纸,细细看着——上面标注着“临时性工程”的地方,都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着“省银XX两”,看着那一串串减少的数字,他心里的石头渐渐落了地。

凤姐坐在对面,手里捏着银箸,却没怎么动,只是看着贾琏的侧脸。自贾琏整顿织锦坊、办义田义学、接下建园接驾的事,他越来越有担当,越来越像个能撑起贾家的爷们——以前他虽也温和,却总带着几分纨绔的慵懒,如今眉宇间的沉稳,让她心里又甜又酸。

“琏儿,”凤姐轻声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柔媚,“建园的事定了,你也能松口气了。晚上……你就别去书房了,回房睡吧,咱们好好说说知心话。”

贾琏手里的图纸顿了顿,心里咯噔一下。

他明白凤姐的心意:她盼着他留下,盼着他今晚陪她。

他放下图纸,拿起茶杯,掩饰着心里的兵荒马乱:“奶奶,建园的事虽定了,可还有很多细节要盯——山子野那边要改图纸,林之孝那边要采买工料,你看,我手里,还拿着图纸算着账,时间太紧了,我怕夜里吵着你,今晚还是去书房歇着,奶奶还能清静些。”

凤姐眼里的光瞬间暗了下去,她放下银箸,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声音带着几分委屈:“你总是这样。”

服侍主人洗漱完毕,平儿提着灯笼送贾琏去书房后,回到内室,就见到凤姐正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发呆。

“奶奶,”平儿一边帮冯姐儿卸妆,一边轻声道,“咱们明天一起再去清虚观上香,求个平安符,也求个……好缘分。”

凤姐的身子顿了顿,随即轻轻“嗯”了一声。

她从镜子里看着自己,镜中的美人一双丹凤眼,略带着几分含情,几分幽怨,还有几分期待:“好的。明天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