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穿越之我回红楼做贾琏了 > 石呆子献扇助元春 贾琏王宫听天籁(第2页)

石呆子献扇助元春 贾琏王宫听天籁(第2页)

贾琏心里一动,顺势双手奉起桌上的蓝布包裹:“公公说的是。想来自古以来,平民百姓无意得到了过重的宝物、因自身福薄而献宝圣人,那也是应有之义。更何况下官身负圣恩,又是皇亲呢?下官荣国公世子,贤德贵妃之兄,算来也是帝王亲家,作为皇亲国戚的后辈小子,无意中碰到了一个古玩,德薄而无福消受,因而借花献佛,献宝予太后皇太后,想来也不算唐突。因此,那这扇子献给太后,最是适合。下官恭请公公转呈,再合适不过。石先生把扇子赠我,是念着我救他的情分;我把扇子献给太后,是知道只有她老人家的大德,才配得上这人间真迹,才不算辜负石先生那三个响头。”

三宝想了一下,起身躬身接过,笑道:“二爷请放心。我定当办妥。”

贾琏端起酒杯,与三宝碰了碰:“物得其所用,情分得其周全,实在是人间至乐。”

三宝太监一口饮尽杯中酒:“二爷是个好汉子。”

阁外的海浪声渐渐柔和,华灯初上,映着两人的身影。之前空气里的沉郁,也在柔柔的海风中渐渐飘散。

第二节

船队航行到了第七日中午时分,就接近到了那霸港。

护送贾琏的水师指挥使汪千户,在甲板上见贾琏过来,便笑着递过一个西洋望远镜:“世子大人,这玩意儿叫‘千里镜’,能瞅见十里外的岛子,您试试。”

贾琏接过望远镜,凑到眼前,远处的琉球岛轮廓渐渐清晰——岛上的棕榈树像细小的绿针,扎在碧蓝的海面上;那霸港的码头挤满了人,红色的纱帽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显然是琉球王派来的迎接队伍。他放下望远镜,心里满是新奇——这是他穿越到红楼后,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海外”的辽阔,比书中描写的更震撼。

码头早已铺好了红色的毡毯,从岸边一直铺到栈桥;琉球王派来的长史郑久,身着红色纱帽圆领袍,腰间系着玉带,见宝船靠岸,便快步上前,对着贾琏躬身行礼,用生硬的汉语道:“琉球国世子府长史郑久,恭迎天朝天使!国王陛下已在王宫备下‘山海宴’,等候天使驾临。”

贾琏在水师指挥使汪千户等随从簇拥下,下船之后坐上琉球特有的“驾笼”——用青竹编织的轿子,四周挂着淡紫色的轻纱,由四个身着彩色短打的轿夫抬着,走在铺着珊瑚石的路上。沿途的琉球民居多是茅草屋顶,墙壁用珊瑚石砌成,泛着淡红的光;路边的小贩摆着摊位,卖着新鲜的海产和水果,见驾笼经过,都纷纷跪下行礼,嘴里说着“天使安”,虽带着口音,却满是恭敬。

琉球王宫建在半山腰,宫殿的屋顶用红色瓦片铺成,屋檐下挂着贝壳串成的风铃,风一吹,发出“叮铃”的声响,像极了红楼里元宵时的铃铛声。王宫正殿的柱子上雕刻着龙纹,却比大明王宫的龙纹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灵动;殿内的地面铺着打磨光滑的珊瑚石地砖,泛着淡淡的红光;琉球王坐在上首的宝座上,身着黄色锦袍,上面绣着海浪纹,见贾琏等人进来,便起身相迎,双手合十道:“欢迎天朝天使!一路辛苦,寡人已备下薄宴,为天使接风。”

传旨仪式按天朝礼制进行。贾琏手持圣旨,站在殿中,声音洪亮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琉球国王忠顺朝廷,恪守藩属之礼,今世子已成年,特册封为琉球王世子,赐绸缎百匹、官窑瓷器五十件。望尔等永遵天朝法度,睦邻友邦,共享太平。钦此!”

琉球王和世子连忙跪下接旨,双手高举过头顶,声音带着激动:“臣琉球国王(世子)谢天朝皇帝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仪式结束后,宴席在偏殿举行。殿内摆着十二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铺着白色的桌布,上面摆放着银质餐具和琉璃杯——琉璃杯是西洋货,杯壁上刻着细小的花纹,在烛光下泛着微光。宴席的菜肴以海产为主:清蒸龙虾个头比京城的河蟹还大,虾肉雪白;红烧夜光螺用的是本地特产,肉质鲜嫩,晚上还能发出淡蓝的光;还有一道“海菜汤”,用海带、紫菜和虾仁熬制,鲜得让人舌尖发麻。

酒过三巡,琉球王拍了拍手,殿外走进一队乐师。为首的是个白发老者,身着白色长袍,手里抱着一把琵琶,琴弦是用蚕丝做的,泛着珍珠般的光;后面跟着几个乐师,手持古筝、竹笛,还有两个身着彩色纱裙的琉球女子,手里拿着羽毛扇,站在殿中央,对着贾琏屈膝行礼。

“天朝天使远道而来,寡人无以为敬,特献上《唐船》一曲。”琉球王笑着道,眼神里带着几分自豪,“此曲讲述的是天朝商船往来琉球的故事,里面还有一段新创作的副曲,灵感来自天朝的诗文,还请天使品鉴。”

乐声响起,琵琶的旋律带着航海的壮阔,古筝的音色如海浪起伏,竹笛的清越似海风穿帆。两个女子随着音乐起舞,羽毛扇在灯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扇面上画着唐船破浪的图案,与殿外的海景相映成趣。贾琏听得入神,手指无意识地跟着节奏轻叩桌面,忽然,歌词传入耳中:

“美舶逐潮起,

妙曲渡沧溟。

绝域通汉家,

伦常系中华。”

“美妙绝伦……”贾琏的指尖猛地一顿,端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杯中的酒液晃出细碎的涟漪——这四句歌词,竟是“美妙绝伦”的藏头诗!每一句的首字连起来,正是他苦苦寻找的下一个蒂蕬猫咒语!他强装镇定,目光扫过那白发乐师,见老者正专注地弹奏琵琶,手指在琴弦上灵活移动,脸上没有任何异常,只有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沧桑。

他悄悄用指甲在掌心刻下这四句歌词,指尖传来的刺痛让他保持清醒——这里是琉球王宫,人多眼杂,绝不能暴露自己的异样。贾琏端起酒杯,对着琉球王举了举,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感谢大王的美意!此曲旋律壮阔,歌词雅致,既写出了唐船往来的豪情,又体现了琉球与天朝的情谊,实在是佳作!尤其是副曲这四句,意境深远,让人过耳不忘。”

琉球王大喜,连忙让乐师再奏一遍。这次,贾琏听得更仔细,确认每一句都与“美妙绝伦”的藏头吻合,且歌词的意境与《唐船》的主题完美融合——“美舶逐潮起”写唐船的壮美,“妙曲渡沧溟”写音乐的穿透力,“绝域通汉家”写天朝与琉球的礼仪往来,“伦常系中华”写两国的伦理情谊和琉球对中华的归心,句句不离“航海”与“交好”,若不是他熟悉咒语,绝不会察觉其中的玄机。

贾琏心里满是疑惑——这咒语为何会出现在琉球的歌曲里?是巧合,还是冥冥中安排?

他想起现实中寻找蒂蕬猫的线索:这红楼世界的咒语,与现实里的蒂蕬猫,或许有着更深的联系,而他,正一步步靠近真相。

第三节

一个月后,宝船缓缓驶入泉州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