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北地郡,贺兰山缺口。风像钝刀,卷着沙粒,一刀一刀刮人脸。嬴政率三千轻骑,昼夜兼程,赶在大雪封山前抵达——这一次,他的任务不是诱敌,是正面硬刚。
情报显示:匈奴左谷蠡王率两万骑,意图趁秦北军换防,撕开缺口,直插陇西。王龁远在河西,援军最快也要十日。嬴政面前,是兵力七倍的敌人,背后是千里防线,退无可退。
中军帐内,他铺开羊皮地图,用匕首尖轻敲“贺兰口”三字:“这里,是两山夹一沟的漏斗,雪厚没膝,马跑不起来。我们占高处,先冻他们一夜,再砸他们一拳。”
黎川搓手:“冻一夜?我们也冷啊。”
少年笑出一口白牙:“我们有大秦棉衣、烈酒、火油,他们只有羊皮。先让天气替我们打头阵。”
当夜,秦骑分三队:一队上山,砍树筑冰墙;一队掘沟,引山泉浇坡,造冰滑梯;一队潜伏沟口,埋火油坛。士兵们干到半夜,手脚冻成萝卜,却见将军亲自扛木、凿冰,一句苦不敢喊。
凌晨,贺兰口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十度。匈奴骑到,万匹马喷白雾,像移动的白云。冰墙后的秦卒裹着棉衣,啃姜喝烈酒,看敌人哆哆嗦嗦下马踏冰,脚底打滑,摔成滚地葫芦。
时机到!嬴政挥旗,火箭齐发,火油遇雪即燃,冰面瞬间变火海。匈奴马惊,人挤人,像下锅饺子。秦骑乘势从高坡冲下,冰滑梯加速,战马四蹄腾空,刀借雪光,一闪一命。
左谷蠡王拼命组织突围,却被嬴政单骑截住。两马交错,少年一剑挑断王旗,反手掷出短戟,穿透对方胸甲。匈奴见王旗倒,主将亡,瞬间崩溃,四散逃命。
天亮,雪停,贺兰口尸横遍野,冻血与冰凝成红色镜面。秦卒清点战果:斩首四千,俘敌六千,缴获战马一万匹,牛羊无算。己方仅伤亡三百余,堪称奇迹。
王龁援军赶到,见状目瞪口呆,半晌憋出一句:“小子,你打仗是带脑子来的!”当场写下军功状:中郎嬴政,以少胜多,斩首六千,俘敌一万,升爵“中更”,秩一千石,赐黄金五百镒,奴仆五十,另加“北路都尉”实职,统北地兵马五千。
消息飞回咸阳,朝野震动。十七岁的“中更”,再破秦军功天花板。蒙毅在廷尉府,对着军功簿沉默良久,写下评语:“军神再世。”随即把“储君候选”竹片,从第三排挪到第一排,紧贴“羸稷”名字后面。
大捷当夜,秦营篝火连天,士兵烤马肉、灌烈酒,笑声撞碎夜空。嬴政却独坐高处,看远处黑沉沉的山影,像一条卧着的龙,等待惊蛰。
林燕揣着酒囊上来,递给他:“又在算下一步?”
少年抿一口,辣得眯眼:“老王身体每况愈下,储位空悬,我需再进一步,让朝廷‘不得不’选我。”
“再进一步?你刚打完六万匈奴,还想打谁?”
嬴政抬眼,眸光像刀背反光:“打自己人。”
林燕心头一跳:“你是说……内斗?”
“不,是‘内秀’。”少年笑出一口森白牙,“我要让咸阳那帮老头子,亲眼看见——只有我,能给秦国一个稳稳的未来。”
次日,嬴政上表,提出“定北三策”:
一、筑城:贺兰山缺口修“玄龙堡”,屯田戍边,永绝匈奴南犯之路;
二、通商:以缴获牛羊为资本,与月氏、乌孙互市,换战马、铜铁,削弱匈奴盟友;
三、设学:在北地设“骑士学堂”,教秦卒骑射,亦招匈奴降卒入学,十年内,培养一万“秦骑”,让草原从此姓嬴。
王龁看完,倒吸一口凉气:这哪是军报?分明是百年战略!老家伙二话不说,联名上奏,力推“都尉嬴政”为“定北将军”,总领北地军政,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