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王朝的更替 > 玄龙噬燕(第1页)

玄龙噬燕(第1页)

政始年仲冬,咸阳原上黑旗如海。十万秦军列阵,枪尖映雪,寒光成林。嬴政披玄铁甲,腰悬镇国剑,目光扫过众将,最后停在林燕脸上:“卿请先锋,寡人予卿三万锐士——只一句:燕国土地可寸寸丈量,燕国人心,必须寸寸折服。”

林燕拱手,声音冷硬:“臣,遵命。”

秦王微微颔首,心里却清楚——这是林燕第一次主动请缨屠城,他要用血给燕国上一课,也给天下看。帝王之术,不外平衡:一面需要仁政收拢,一面需要杀伐震慑。今日,他允了林燕的锋刃,也给自己留下“可抚可制”的余地。

号角长鸣,大军开拔。玄龙大旗在风中展开,像一条真正的黑龙,张牙舞爪扑向东北。

十日后,秦军渡易水,抵涿县。林燕命架起抛石机,三轮石雨砸塌南墙,铁骑随后突入。县卒仅三千,半日即溃。

黄昏,林燕提剑登城,俯瞰街巷。他想起荆轲被腰斩那日,血溅刑台,燕人欢呼——如今,轮到他们哭。

“传令——屠城。”

短短两个字,却如冰坠玉盘。副将惊愕:“将军,大王曾言人心需折服……”

林燕侧目,眸色沉如夜:“先让人心颤栗,才谈折服。动手。”

于是,涿县一夜哀嚎。火光冲天,血流漂杵。第二日辰时,城已寂然,唯余焦土与乌鸦。林燕站在浓烟里,对传令兵道:“告诉下一个城池——这就是抗秦的下场。”

涿县屠报传回中军,嬴政只淡淡“嗯”了一声,提笔在竹简上批:

“屠可也,然留青壮,徙边屯田。”

他明白林燕的用意:以恐怖撕开缺口,减少后续抵抗;但人口即资源,不能全杀。帝王权衡,不过一笔一勾。

之后二十日,秦军势如破竹:

方城,一日下,屠;

固安,半日下,屠;

霸州,援军未至,屠。

每下一城,林燕皆令屠。血与火铺就进军大道,燕卒胆寒,百姓闻风而逃,秦军推进速度竟比预期快一倍。可屠城令也越来越难执行——不少将士开始呕吐、失眠,甚至出现逃兵。

第五日夜里,副将跪在帐外:“将军,不能再屠!士卒手抖,战马惊嘶,此乃自乱!”

林燕沉默片刻,只说一句:“明日打武阳,不屠。但武阳若敢抗,鸡犬不留。”

武阳令听得“林燕”二字,连夜开城,素服请降。林燕命人绑他于南门,当众宣读燕国朝廷“克扣赈灾粮”罪状,一刀斩之,却对百姓秋毫无犯。秦卒愕然,继而欢呼——他们终于不用再做屠夫。

林燕对众将道:“屠城是手段,非目的。降者不杀,可省兵力,亦可收心。大王要的是土地,我要的是——燕国再无反抗之力。”

武阳降,秦军渡涞水,直插燕国腹地——易水。太子丹率最后五万燕军,背水列阵,欲破釜沉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