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一。
清晨,张二牛敲响了苏小小的房门,告知她预计下午就能抵达通州码头,请她开始收拾行装。
送走张二牛,苏小小关上门,目光落在门背后贴着的那张纸上。上面画满了一排排整齐的“正”字,细细数来,整整二十个。
一百天。
她在这件船舱里,闭关了足足九十七天。带着穆船,将那份关乎未来命运的《老朱家攻略计划》反复推演,打磨,给每一步想尽可能多的结果。
穆船委屈的窝在床上,正一下下舔舐自己两个前爪。原本毛茸茸的爪爪,如今肉眼可见地秃了。
这九十七天里,苏小小不停地改方案,她改完,自己就得用这双小爪子抱着笔,哼哧哼哧地抄一遍,两只前爪的毛就这么磨没了。
好几次,他都想偷偷溜出去放个风,结果还没摸到门,就被那个悍妇精准揪着后脖颈皮拎了回来。
绑了这么一个工作狂,他的猫生从此道路坎坷。亏他还用GPS的旅游功能做了好多攻略,这下全泡汤了,说好的躺平咸鱼呢?
“你别舔你那爪子了,再舔毛一时半会也长不出来的,不都说好了下船给你弄鱼汤吗?我听说鱼油长毛,等咱回到北京,我就给你买鱼熬鱼油哈。”苏小小一边给穆船顺毛一边哄道。
她这话倒不是画大饼。自己的习惯自己知道,她那份草案字数绝对过万了,期间不知道改了多少稿,全靠这两只小猫爪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于情于理,都该好好犒劳一下这小功臣。
穆船抬起头,大眼里满是狐疑:“真的?不许骗猫!”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苏小小挑眉道:“等安顿下来,鱼汤鱼油管饱,再给你弄个舒服的猫窝,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穆船小声嘟囔,尾巴尖却愉快地翘起来,轻轻晃了晃。
叩叩。。。。。。门外再次响起张二牛的声音:“苏姑娘,准备靠岸了。”
“来了。”苏小小赢了一声,最后环视了一圈这件住了近百天的船舱。拿起那张写满“正”的纸,熟练的引燃,丢进火盆里。
几个月来,她们写过的东西很多,每天苏小小都会检查过,除了穆船写的,她都会全部烧掉,连一点纸屑都不留,再趁着夜晚把灰烬全部倒进江里,绝不留下一丝痕迹。
苏小小拎起那个始终轻便的小包袱,把穆船捞起来放在肩上,“好了,小船儿,姐带你上岸。”
张二牛通知完后,便忙着指挥手下将行李抬出来。回想这次的押送任务,可谓是他职业生涯中最省心的一次。这位苏姑娘自上船便把自己关在舱里,唯一的要求就是保证她房间附近的清静。镖师们是钓鱼还是练武,她一概不管。到了补给地,只要船只按时出发,他们上岸去做什么事,她也从来不过问。
如此通情达理,毫不挑剔的雇主,恐怕再难遇到第二个。明日将她平安送进京城,这趟差事便圆满结束了。想到这,张二牛心里竟还生出几分莫名的不舍。
这倒是怪了,明明没说过几句话,也没见过几面,这位姑娘却偏偏能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船只缓缓靠向通州码头。午后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岸上人声鼎沸,车马喧嚣,与船上近百日的封闭宁静成了鲜明对比。
苏小小站在甲板上,看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混杂这河水,货物,人畜和食物的味道,复杂,却充满生机。
这就是北平,未来的北京。她苏小小又回来了。
下了船,张二牛熟门熟路地引着苏小小住进码头附近一家不错的客栈,这里住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充斥着各种口音。
“苏姑娘,这会儿进城,城门恐怕已经关了,咱们在这休息一晚,明早在出发,晌午前一定将您送到地。”张二牛安排妥当后,向苏小小交代了剩下的行程。
“辛苦您了。”苏小小点头,随即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大哥常来北平府,您觉得这里和成都府,哪里更热闹?”
“要说热闹啊,那还得是成都,毕竟这天府之城的名声也不是白来的。可北平可是替咱大明守着边关呢,边关贸易也是不差的。”但他环视了一圈,还是说道:“只是往常我押镖来此,码头的兵勇有,但绝没有这么多过。”
张二牛是个机灵人,他看得出苏小小并不普通,但她关注的是生意还是那些大人物的事,他也说不准。所以话也点到即止,说多了对自己没好处。
苏小小心下明了,看来朱元璋生病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北平,现如今朱棣手上尚有兵权。
他不仅有作为藩王的直属私人军队,北方边境军的指挥权,还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私兵。
码头兵勇增多应该是朱允炆派来的亲信张昺、谢贵的手笔,他们此时担任北平的行政和军事长官,其目的就是要监视和牵制朱棣,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苏小小进了客房,把小包袱往床上一扔,迅速从怀里掏出那本《友谊之船》,展开地图对穆船说:“打开GPS,看看北平城现在是什么情况。”
穆船倒是有点不满意,便划拉地图边嘟囔着:“说好下船就有鱼汤的,说话不算数。”
闻声苏小小迅速冲到门口,大力拉开房门,喊了一声:“小二,给我来盆鱼汤,用大盆,再配上一碗鱼油,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房间来。”
关上房门,苏小小用眼神示意穆船:承诺兑现了,赶紧的吧。
地图开启,青绿浮动,地图迅速聚焦到北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