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 > 二虚幻的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对立(第2页)

二虚幻的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对立(第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黑体为原著者加。

[1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黑体为原著者加。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是由于强调阶级对立、阶级斗争,而否定了无产者本身的民族特性,从而凸显了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深刻的内在紧张、矛盾和对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结尾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基本原因之一。

[1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黑体为原著者加。

[1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20]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的内在紧张,在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表达为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内在紧张。包括世界历史理论在内的整个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的深刻的内在紧张,是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透视和阐释英国之于中国和印度之双重使命的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阶级观点与历史观点相比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那么在19世纪50年代关于东方世界的观察、思考和评论中,即在关于英国之于中国和印度的历史使命的论述和阐发中,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的关系却正好反过来,即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相比处于绝对优势甚至压倒地位,我把这一现象表述为历史优先、压倒伦理,伦理为历史让路的的解释范式。这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在面对现代西方的资产阶级世界时存在重大分歧,而在理解东方世界时却存在着惊人一致,即把东方世界理解、规定和解释为没有历史的基本原因之一。请参阅拙作第8章:“资本与世界历史”。我以为这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在(世界)历史理论之相互关系问题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

[21]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最杰出代表,他关于《共产党宣言》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共产党宣言》的理解史、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实践本身,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毛泽东不止一次地说过,《共产党宣言》他读了至少上百遍。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收获。在读了《共产党宣言》等书后,“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认识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379页。黑体为引者加)讲此话时的毛泽东正在领导中国革命,时代语境决定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现代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之作用的文字,不可能或者说很难引起毛泽东的特别注意。因此包涵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的内在紧张,就在这种情况下被历史地忽视、略过了。这是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理解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生存地位和苦难命运,并终生为之奋斗的最重要的思想动机之一,也是他之所以能够把工人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发动、宣传、组织、团结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下的最重要的理论原因之一。

[2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黑体为引者加。

[2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46页。黑体为引者加。

[2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黑体为引者加。

[2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黑体为引者加。

[2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黑体为引者加。

[2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黑体为引者加。

[3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黑体为引者加。

[3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黑体为引者加。在前面的注释中,拙作曾经引述俞吾金先生的考证,即在德文中每个人的“人”与一切人的“人”之间的区别,即前者是作为个体意义的人,而后者则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

[3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黑体为引者加。

[3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黑体为引者加。

[3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黑体为引者加。

[3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黑体为引者加。

[3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黑体为引者加。

[4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黑体为引者加。

[4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黑体为引者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