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叙言是被枕边压抑的干呕声惊醒的。
窗外的天刚泛出鱼肚白,晨雾像层薄纱裹着梧桐叶,苏清辞正蜷在床边,背对着她,肩膀一阵阵发颤。温叙言披衣坐起时,才发现床头柜上的垃圾桶里,已经扔着两张用过的纸巾,带着淡淡的酸气。
“又不舒服了?”温叙言的手轻轻覆在她的后背上,掌心能摸到紧绷的肌肉。自从上个月在新西兰确认怀孕,苏清辞的“反应”就比她这个正主还要剧烈——她只是偶尔犯恶心,苏清辞却几乎每天清晨都要吐上一阵,有时连早饭都吃不下。
“没事。”苏清辞转过身,脸色白得像宣纸,眼底泛着红,说话时还带着刚吐过的沙哑,“你躺着,别着凉。”她想去拿水杯,起身时脚步晃了晃,被温叙言一把扶住。
“医生不是说了吗?这叫‘妊娠共情反应’。”温叙言扶她靠在床头,倒了杯温水递过去,“说是太心疼对方,身体就会跟着有反应。你呀,就是瞎操心。”
苏清辞小口抿着水,目光落在她尚且平坦的小腹上,眉头还皱着:“可你明明没这么难受……昨天你还能吃下小半碗鱼,我却闻着腥味就犯恶心。”她伸手想碰温叙言的肚子,指尖悬在半空又缩了回去,像怕惊扰了什么,“要是能替你受着就好了。”
温叙言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小腹上,那里还只是软软的一片,却藏着一个小小的生命。“这样不就是在替我受着吗?”她笑了笑,指尖划过苏清辞苍白的脸颊,“医生说这是好事,说明我们心意相通呀。”
其实她知道,苏清辞的难受比她更甚。有天夜里她起夜,看见苏清辞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对着孕期手册发呆,指尖反复划过“孕吐缓解方法”那一页,眼眶红得像浸了水。第二天一早,餐桌上就多了碗加了姜的小米粥,苏清辞说“查了偏方,能压恶心”,自己却喝了两口就跑去吐了。
上午去社区医院做检查,候诊时苏清辞一直牵着她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前面的孕妇吐得厉害,家属在一旁拍背安抚,苏清辞的脸色也跟着变了,悄悄往温叙言身后躲了躲,喉结动了动,显然又在忍。
“要不你先去外面等?”温叙言小声说,“这里味道杂。”
“不行。”苏清辞的手攥得更紧了,“我得陪着你。”她看着诊室门口的牌子,忽然低声说,“等会儿让医生开点药吧,我总这样,怕影响你休息。”
温叙言没接话,只是反手回握住她。做B超时,医生指着屏幕上那个小小的孕囊,笑着说:“发育得很好,心跳也强。”苏清辞凑过来看时,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刚才的不适感仿佛被瞬间冲散,指尖在屏幕边缘轻轻点着,像在跟那个小生命打招呼。
回家的路上,苏清辞买了串糖葫芦,是温叙言喜欢的山楂味。她自己咬了一口,酸得眯起眼睛,却还是把最甜的那一颗递到温叙言嘴边:“你尝尝,酸能压恶心。”
温叙言含住那颗糖葫芦,甜味混着微酸在舌尖散开,心里却有点发涩。她想起昨天整理衣柜,翻出苏清辞藏在最底下的笔记本,里面记着密密麻麻的笔记:“今天叙言想吃草莓,买了两盒,她吃了五个,我吐了三次”“医生说要补充叶酸,买了两种牌子,她吃的那种要记得提醒她随餐服”“查了共情反应的资料,说是情绪越紧张越严重,以后要多笑”。
晚饭时,温叙言逼着苏清辞喝了小半碗鸡汤。苏清辞喝得很慢,每咽一口都要皱下眉,却还是坚持喝完了。温叙言看着她强撑的样子,忽然把碗往旁边一推:“别喝了,我们出去散步。”
小区的路灯亮了,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苏清辞的手一直护在温叙言腰侧,像道无形的屏障。走到桂花树下时,温叙言忽然停下,转身抱住她:“其实我知道,你比我更辛苦。”
苏清辞的下巴抵在她发顶,声音闷闷的:“可你怀着宝宝,更不容易。”她顿了顿,忽然笑了,“等小家伙出来,我要告诉他,妈咪为了他,可是吐了整整十个月。”
温叙言也笑了,鼻尖蹭过她的颈窝,闻到淡淡的薄荷味——是她特意换的牙膏,说能缓解晨吐。原来爱到深处,真的会让身体变得“敏感”,对方的一点难受,都会在自己身上放大成汹涌的浪潮,却甘之如饴。
回家时,苏清辞又去吐了一次。温叙言替她擦脸时,发现她的眼眶湿了,不是因为难受,而是带着点委屈:“我是不是很没用?连好好陪你吃饭都做不到。”
“才不是。”温叙言吻了吻她的眼角,“你在替我疼呀。”
夜深时,温叙言被渴醒,摸向身边时却空着。她走出卧室,看见苏清辞正站在厨房,对着水龙头小口喝水,月光落在她单薄的肩上,像落了层霜。
“怎么不睡?”温叙言走过去,从背后抱住她。
“怕吵醒你。”苏清辞转过身,把她的手包在自己掌心暖着,“刚才突然想,等宝宝生下来,半夜肯定要起夜喂奶,到时候我们轮流来。你喂左边,我喂右边……不对,你是妈咪,我也是妈咪,那就你喂一次,我抱一次。”
温叙言靠在她怀里笑出声,晨吐的苦涩、等待的焦灼,仿佛都被这细碎的规划熨帖了。原来最好的爱,从不是“我替你”,而是“我们一起”——一起熬过每个泛白的清晨,一起数着胎动期待,一起把对方的疼痛,当成自己的疼痛来心疼。
回到床上时,苏清辞把她的手放在自己小腹上,轻声说:“这样好像就能分走一点你的难受。”
温叙言闭上眼睛,听着她渐渐平稳的呼吸,忽然觉得,那个小小的生命,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独自到来的。他带着两份期待,两份牵挂,让两个相爱的人,变成了真正的“我们”,在晨雾里共担一份甘苦,也共享一份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