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 > 四 马克思的幽灵的启示(第2页)

四 马克思的幽灵的启示(第2页)

[15][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13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6]V。B。LeitstructivecritibiaUyPress,1982,p。205。

[17]Derrida,Positions,Minuit,1972,p。16。

[18][法]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2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9][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12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0]此外“德雷达”与“德里达”所指为同一人,只是译法不同。

[21][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162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2][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12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59—1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4][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59—6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6][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7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7][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12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8]Fredri,ThePolitisellUyPress,1982,p。10。

[29][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14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0][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1][法]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12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2][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12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3][法]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11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4]M。Ryan,Marxismaion,TheJohnsHopkiy,1982,p。1。

[35][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12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6]D。Attridge,G。Benningt,Post-StructuralismaionofHisteUyPress,1989,p。30。

[37][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2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8][法]福柯:《什么是作者?》,见《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29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9]M。Ryan,Marxismaion,TheJohnsHopkiyPress,1982,p。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