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非晚瞅瞅监视器画面,把自己的椅子拉开了一点。
陈知意瞄她一眼,再瞄瞄监视器,现在三张椅子距离比较平均。
主持人:“这里是小鱼娱乐,我是主持人小鱼。相信大家都对《最后一个夏天》期待很久了,那么在开播前,我们请到了两位主角,来跟我们一起聊一聊,‘舒玉’与‘温珣’的故事。”
林非晚:“大家好,我是林非晚,在《最后一个夏天》里饰演温珣。”
陈知意:“大家好,我是陈知意呀,在《最后一个夏天》里饰演舒玉。”
陈知意不经意地侧目,发现林非晚并没有打算看她,便转而低头去看裙摆,稍稍整理了一下。
小鱼:“《最后一个夏天》是白老师未出版的一本小说,所以大家对剧情可能并不了解,那非晚和知意能不能透露一下剧情呢?”
林非晚:“这里的夏天指的是一群年轻人的高三时光,以温珣和舒玉的视角展开关于生活、未来与爱情的探讨。剧中除了我们两个人,还有很多角色,也有一些群像剧的感觉。”
小鱼:“这部戏作为第一部主要感情线为百合的戏,我相信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剧中是否会有一些精彩镜头呢?”
这个问题在采访中都是心照不宣,反正观众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本身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林非晚依旧是一本正经道:“因为这部剧由两季组成,第一季的故事偏重于校园情境,二人的情感还处在萌芽阶段,最主要的探索集中在对自我的一种纠结上,更多的是对青春的感受。”
“我知道大家想看什么,但是请不要着急哦,因为第一季的故事有很多懵懂的情愫。它的表达会委婉一点,而且白老师特别厉害,设置了很多伏笔。大家请把第一季当成一个校园小说来读,所有的期待,在第二季,我和非晚会双倍奉上。”
陈知意俏皮地答完,嘴角张扬地朝林非晚歪头一笑,眼睛里满是你知我知的意味。
林非晚大致明白她的意思,跟着点点头,本想冲她一笑,但是没有掌握好,倒是先红了脸,看来还是不太擅长。
“给特写。”导演在摄像边上小声说。
这种意外的效果在导演的眼里反而比以往的模式有趣多了,小鱼伸手挡住嘴巴,表示磕到了。她可是南风CP们要过的第一关,很多的粉丝解读都是从她这边的反应开始的。
小鱼继续问:“既然这样的话,我可是狠狠期待了,不知道你们两个的初次见面印象如何呢?”
林非晚:“虽然校园离我很远了,但第一次见到陈知意的时候,我完全懂了白老师为什么会选她。她就是那个你在校园里看到的闪闪发光、完全代表青春的女孩。我相信每个人看到她,都会想起自己记忆里那个校花。”
小鱼:“确实呢,知意给我的感觉就是青春女大,不得不佩服白老师的眼光。”
mani赞许地点点头,这个答案不仅给当初的选角风波做了结尾,夸得也很具体,看来这孩子做了功课。
陈知意:“我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户外拍定妆照。那天的阳光很好,林老师的校服外面套了一件暗蓝色的毛衣开衫,犹如冬天的大海。”
小鱼:“哦?冬天的大海?是很特别的形容词呢。”
陈知意继续说:“嗯,小时候我学水彩画,有一个颜料叫做普鲁士蓝,是一种古老的、深沉的蓝色。我经常拿它来画大海,那时候我就想,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能衬得起这样的颜色。”
小鱼适时地接话:“看来知意找到心中的蓝色了呢,非晚知道这个评价吗?”
撇到林非晚眼角闪过的一丝惊讶,小鱼插进去一个互动性问题。
林非晚:“也确实是第一次听到她这样说,冬天的大海啊,我自己挺喜欢这样的形容的。”
中规中矩的答案,小鱼点点头,又回到原本的答案卡上。
“那知意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第一次拍戏的一些感受吗?当初是什么原因愿意接下这个剧本呢?”
陈知意:“从白老师来学校选角开始,我就一直很关注也有想办法多表现一下。最后白老师能选中我,也是一种双向奔赴了。后来正式看了剧本,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迫不及待想把这个故事传达给大家。关于我们剧组,因为都是女性编剧女性搭档,对第一次演戏的我而言是很幸运的。不仅减少了拍戏的紧张,也让我觉得很舒服、很安心。”
小鱼:“说的我也想马上就能看到呢,那我们知道非晚呢已经有过几年的拍戏经验了,但对百合系列还是第一次尝试。那么跟别的剧有什么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