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简·茵帕探案集 > 刀痕的解读(第2页)

刀痕的解读(第2页)

但依旧有少数人坚持选择铁匠打制的产品,这些人中,一部分是与铁匠间形成了长久邻里关系的妇女,出于习惯、人情与便利,而选择购入铁匠的产品;另一部分则是将在火炉前挥汗如雨的铁匠,视为男子气概之特征,并且加以崇拜与追逐的群体。

后者不只是满足于定制普通的刀具(在他们看来,菜刀与女性产生了深度绑定,因此这种类型的刀具反而象征着某种阴柔气质),而更青睐于搜集世界各地的刀谱,加以研究与打制。

千年古国的长剑、东洋岛国的武士刀、冰原地区的狩刀……随着这些刀具形状越发千奇百怪,杀伤力越发强大,终于让当局拉响了警铃。要求制造铁器的铁匠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当需要打造特殊的高杀伤力刀具时,必须得向当局提交申请,否则会面临犯罪的指控。

在这道法令颁布以后,明面上的铁器爱好者规范了许多,只是私底下的打造场倒是如火如荼地开办起来。于是许多私炉爆炸伤人的报道,与警方缴获私炉出品的违法刀具的新闻,开始变得屡见不鲜。

“私炉的位置一般都相当隐蔽,甚至还会有有头有脸的人牵扯进其中,为其刻意隐瞒。因此,目前我们正在从原材料的方向进行调查,不过,这个过程就更是漫长了。”

“想想就很漫长啊,我看了目前的调查结果,现在连这把刀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也不知道吧。”简皱起了眉头,“如果或是我的话,我会从刀谱的方向进行调查,这样制式特殊的刀型,知晓它如何制作的人数量应该也相当有限。”

“这也是我们目前调查的方向之一。”棕月笑了笑,“大家只是偶尔有点无能,但人数还是很多的。”

刺激的言语只短短存在了一瞬,便又被棕月温柔的声音盖了过去,她以平缓的语气说着:“由于这种狩刀是在西方游猎民族中流行的品种,且应用范围相当狭窄,往往只能用来狩猎当地的特色猎物,在其它民族中非常少见。

“因此,大家将重点怀疑对象先定在了流民群体中,尤其是涉及到该游猎民族背景的流民。”

……就刚刚的一瞬间里,你是不是暴露了什么不得了的特质。

简·茵帕在心中暗暗腹诽道。

“流民吗?的确,白教堂区人员构成混杂,这种怀疑不无道理。”

简虽如此说着,但她有所保留的语气明显有所保留。

“那么在你看来,嫌疑人不一定是在流民之中咯。”

“这也只是我的’猜测‘,还是从获取刀刃的方面进行的猜测。”

简放下杯子,说起自己的推理来:“如果凶手是在白教堂常驻的流民群体,那么首先就得排除’这把刀是在国内现场打造‘的可能。私炉的价格昂贵,哪怕是拥有稳定工作的中产阶级,一年也只能负担得起两把定制狩具的消费。像这种需要在刀刃前方开孔的高难度设计,其费用一定远比一般的定制还要高昂。这远非是一位居无定所的流民所能负担的起的。

“不仅如此,能够定制这种刀具的私炉,往往都有一定的准入门槛,这种门槛不仅仅由金钱构成,混杂着社会上复杂的评判标准——这种很臭的老男人俱乐部,我不觉得他们会允许’下等的‘流民与自己’为伍。”

“那么排除了在本国打造的可能,还有一种,便是由原产地携来的土特产。但这又与我们所持有的线索相矛盾。

“前面说过,我们不知道打造这把刀的材质到底为何,反过来说,这把刀在用来作案的过程中不曾破损、碎裂,否则只要收集现场掉落的碎屑进行检测,这个答案便水落石出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在原产地低劣制造工艺之下,铁器的强度普遍都不是很高,就更不要提这种形制特殊的刀具了。事实上,在原产地的狩猎过程之中,像这样的’十字狩刀’,也是在作为次抛品在进行使用。

“虽然这个案件的情况,是在受害人死亡以后,再使用刀具进行剜刻,对刀刃的损害并不是很大。但即便是如此,刀刃的强度也只能够经受两到三回的使用。可明明使用了五次,却没有在尸体上留下任何碎屑与痕迹——这就说明,这把刀并非出自原产地,而的的确确是在这座工业之国诞生的。”

棕月凝神听着她的推理,提出了一个问题: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呢?即,刀具的定制由其它人完成,这位流民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这把刀。”

“这就是要结合伤口展露出的内涵分析了。”简拿起纸与笔,在其上画下了大大的十字,“你觉得为什么,凶手要在尸体的身上刻下‘十字’?”

这并不是一个抛向棕月的问题,因为简·茵帕很快便自己回答了起来:

“在凶手眼中,这是降下审判的标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