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暑假过后,果果一下子长大了很多,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她自己都感觉到吃惊。她有说不出的欣慰。秋天的时候,玉洁终于撑不住倒下了。丈夫将她送去医院,医生大发脾气,然后无奈地摇头,做手术已经来不及了。
丈夫眼前一团漆黑,脑子一片空白,感觉天塌了一般。玉洁却非常平静,无非是该来的结局到来了,早一天晚一天而已。而此时,她已经不用再害怕,几分钟前果果还打电话过来,问:“妈,晚上你和爸想吃什么啊?”又说:“给你和爸买几双袜子吧,我觉得78%精梳棉的那种就挺好穿的……还有啊,妈,我给那个男孩回信了,他觉得我说得对,他说等他过了18岁再追我……”
玉洁的心缓缓放下,对丈夫说:“走吧,咱们别在这里,咱们回家。”
两个月后,入了冬,果果过13岁生日。吹蜡烛的时候,果果说:“妈你放心吧,我长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爸爸。”
那一刻,所有的坚持和伪装全部崩溃,玉洁的眼泪无拘无束地洒下来。
玉洁在一个下雪的晚上离开了。果果在玉洁身边安静地坐了很久,没有哭,只是坐在那里,后来慢慢把脸贴到玉洁已经没有任何温度的胸口上,小声说:“妈,我听到了。你爱我,我知道。”
也许我们都是普通人,无法阻止生死离别,可我们能够用持久的耐心和绵密的关怀,送给每一个走远的亲人,留住她的温暖。
永远写不完的母亲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么母爱在这本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章节;如果母爱是一本书,在这本书中,你是独一无二的主角!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岁,弟弟才3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叫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对她大声喊:“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可得好好孝顺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怪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邦邦的水泥地,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为了少一个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火车开动的时候,她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供养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她给予我们的一切……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真想把自己化作一团火,温暖母亲的心;真想把自己变成一座山,将母亲的重负托起;真想把自己变成一泓清泉,洗去母亲的倦容,擦亮她明亮的双眼;真想将自己铸成一块钢,为母亲架起通向希望的桥梁,好让母亲跨越苦海,走向光明!
家是心灵永远的港湾
三毛说:“家就是一个人在点着一盏灯等你。”
当你受伤的时候,当你孤立无助的时候,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别忘了,回家吧,家会轻轻抚平你的创伤,家会用真情温暖你孤独的心。漂泊良久,你会发现,惟有家才是你最忠实的港湾,惟有家才是你可以停靠的码头。
多少年过去了,他还是害怕黑夜。
他忘不了是在一个黑夜,他的妻子离开了,他忘不了是在一个黑夜,他答应妻子要好好照顾他们的儿子。他最终没能拯救自己的妻子,最终成为了一个单亲爸爸。他决定独自抚养一个7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小朋友玩耍受伤回来后,他就会对过世的妻子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愧疚,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为了生存,他拼命工作。最近单位太忙了,他不得不出一趟差。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一路上他总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一个人会不会害怕,会不会被别人欺负,他的一颗心没有一刻是放在肚子里的。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没娘的孩子总是很懂事,孩子告诉爸爸不要担心。
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他草草处理完单位的事情,便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回到家时,已是半夜了。孩子早已经熟睡了,看见儿子一切都好,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顿时向他袭来,让他全身无力,他恨不得裹住饥饿的肠胃,倒在**赶紧睡着。正在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碗里的汤汁浸透了被单,他实在忍无可忍了。
“小兔崽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为什么这么不听话,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成什么样了?我每天容易吗?忙完了单位的,忙家里的,回来后还不能睡个安神觉。”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爸爸,我没有……”孩子睁着惊吓的眼睛,呜呜咽咽地辩解着:“我没有不听话,这……这是我做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先吃了,另一碗则留给了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的那碗面凉掉,所以他灵机一动,很聪明的把它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