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静下来才能看到自己 > 第十章 安然自若用享受的心来对待生活(第3页)

第十章 安然自若用享受的心来对待生活(第3页)

“赚了更多的钱还干什么?”老者的口吻已经明显地带着嘲弄的意味。

商人被这位老者激怒了,没想到自己反倒成了被问者。“你不赚钱又干什么?”

老人笑了:“我每天钓上两小时的鱼,其余的时间嘛,我可以看看朝霞,欣赏落日,种种花草蔬菜,会会亲戚朋友,优哉游哉,更多的钱于我何用?”说话间,老人已打点行装走了。

老者以一种休闲的心态在海滩上垂钓,观朝霞,赏日落,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人生境界啊!喧嚣的都市,繁忙的工作,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

当然,我们不可能像那位老者那样做到完全的休闲,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太多的目标要去实现,但是,在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偶尔抽些时间,去放松一下自己,释放一下自己的压力,做到张弛有度不是更好吗?

心理学家说,摆脱眼前的一切,挣脱例行公事的羁绊,能使你远离旧有的困境,带给你新的希望,让你的心理产生正面的前瞻,甚至让熄灭的热情重新点燃,也会让你对自己的认识更深一层。于是,等你返家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快乐一些,更健康一些,应付压力时也更有效率一些。美国心理学家希柯斯博士说:“你去度假的时候,就逃离了日常生活的单调性。把烦恼抛在脑后。即使你所做的,只是坐在河边看着溪水流动而已,但这也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步调变化,能让你重新充电。于是,等你回去的时候便会觉得精神更为饱满,有活力。”

有的人认为,休闲不就是去玩吗?那没有什么可学的。其实不然,王阳明曾经说过:“事事洞明皆学问。”休闲也有学问,要想玩出个花样来,玩出个痛快来,就得去学。

先说休闲方式吧,现在的休闲方式五花八门,你应该耐心思考一下,自己适合哪一种,如果你是个急性子,偏去钓鱼,那岂不是自找没趣?在都市人的休闲活动中,有以下几项休闲活动最受青睐。

学画自古就是修身养性的绝佳方式,是一种既高雅又怡情养性的活动。当今工作学习生活节奏紧张的条件下,抽出一点时间来学画写字也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活动,对心灵无疑是一种**涤。

跳舞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而且也比较容易学习,适合中老年人。跳舞除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外,还有助于健美减肥。

登山对于年轻人来讲,无疑是既理想又时尚的运动,既放松压力,又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体魄。当然,现在的老年人体格越来越棒,也有许多登山爱好者。登山时,不仅山光水色令人大饱眼福,而且清新的空气可以涤**都市浊气,实在是妙不可言。

网球运动是深受人们喜爱而极富乐趣的一项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消遣,一种增进健康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追求和享受,当然它还是一种扣人心弦的竞赛项目。打网球,文明,高雅,动作优美,每打出一次好球,都会使人感觉兴奋异常,愉快无比。

打高尔夫球也逐渐受到都市人的青睐,但由于消费过于高昂,一般的人是玩不起的,被人们称为贵族运动。

到农村去度假也很受欢迎。这项活动不仅轻松愉悦,而且经济便宜,一般人都能承受得起,在空气污染严重、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待久了,不妨到乡村去体验一下。

休闲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休闲无法刻意去创造,而要靠心去感受。工作之余,偕三五知己一起去公园散步,有的人可以忘情无极,优哉游哉,不知身躯和灵魂之所在,不知不觉坠入休闲的境界;而有些人虽然一心想休闲起来,但几点几分还有什么事情要处理的念头会不时冒出来,挥之不去,他是无论如何也休闲不起来的。

休闲也是一种人文品位。醉中舞剑,隔窗读雨,无不是情趣。但休闲更是一种生态品位。茶余饭后,老农躺在院坪的竹椅上,“吧嗒吧嗒”地吸着烟,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任微笑照亮满脸铜釉般的安详;信步由足,樵夫和着扁担的节奏,自由散漫地唱着古老的情歌,你能说这不是休闲?

会休闲的人其实往往都是很出色的人,不仅仅是工作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愉快度和幸福感会更强。心累了,我们为什么不学会休闲呢?让心灵在休闲中得以解放吧!

你的快乐跟你的兴趣成正比

中国作家王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人的各种各样的毛病中,在各种骂人的词中,无趣是一个很重的词,是一个毁灭性的词。可悲的是,无趣的人还是太多了。这样的人除了一两样东西,如金钱、官职,顶多再加上鬼鬼祟祟耍心眼儿,再无爱好再无趣味。一脑门子官司,一脑门子私利,一脑门子是非,顶多再加一肚子吃喝。不读书,不看报,不游山,不玩水,不赏花,不种草,不养龟、鱼、猫、狗,不下棋,不打牌,不劳动,不锻炼,不学习,不唱歌,不跳舞,不打太极拳,不哭,不笑,不幽默,不好奇,不问问题,不看画展,不逛公园,不逛百货公司……自己活得毫无趣味,更败坏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的心绪。”

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的人,视界比较开阔,思路比较活跃,较容易从多方面得到启迪而促进创造性活动,从而获得成就。

兴趣能焕发旺盛的精力,我们既要培养较广泛的兴趣,同时又要确定一个中心兴趣,并使这一兴趣保持持久、稳定的状态。坚持发展中心兴趣,能使人在某一领域贪婪地、大容量地吸纳知识,在某一方面发展特殊的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成绩。许多成功者的实践证明,他们几乎无一不是在中心兴趣的领域结出创造之果的。中心兴趣导向成功,是人才成长的一条法则。

一个人干起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来,往往不易感到劳累,它能使人在心理上始终保持着一种昂奋状态。他绝不会感到工作是受苦、是折磨。因此,对身心发展极为有利。兴趣,能使人不知疲倦地连续工作,甚至可使人将终身的精力都献给它。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即使在最艰苦的年代里,仍然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从事自己的小爱好——集邮。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让他忘记周围的一切烦心事,让心情彻底放松,让大脑重新清醒起来。

小兴趣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而且还有延年益寿之功。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试图找到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他们研究了食物、运动、观念等方面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果令人惊讶,长寿老人们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几乎没有完全共同的特点,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爱好,并且把这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为之奋斗,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所以,无论你对生活多么不满,一定要有人生目标,要有点爱好,有点精神食粮,因为它能使你看轻人生的使命,能让你找到心灵家园,从而使人生更有意义。

在美国长岛,有一位名叫莱伯曼的百岁老人,他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看上去最多不超过80岁。据老人讲,他根本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大年纪,因为在他80岁的时候,曾对生命失去了兴趣,以为自己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那时他的健康状况很差,看上去像是真的要不行了,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绘画结缘,从此,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青春。

莱伯曼是在一家老年人俱乐部里和绘画结下缘分的。那时,老人歇业已多年,他常到城里的俱乐部去下棋,以此消磨时间。一天,女办事员告诉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体不适,不能前来作陪。看到老人的失望神情,这位热情的办事员就建议他到画室去转一转,还可以试画几下。

“您说什么,让我作画?”老人好奇地问道,“我从来没摸过画笔。”

“那不要紧,试试看嘛!说不定你会觉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办事员的坚持下,莱伯曼到了画室,平生第一次摆弄起画笔和颜料,但他很快就入迷了,周围的人也都认为他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画家。81岁那年,老人开始去听绘画课,开始学习绘画知识。从此,老人感到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精神一天天好了起来。

1997年,洛杉矶一家颇有名望的艺术陈列馆专门为莱伯曼举办了一次画展。此时,已年过百岁的莱伯曼笔直地站在入口处,笑容满面,迎接参加开幕式仪式的来宾,许多有名的收藏家、评论家和新闻记者全都慕名而来。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活力,赢得了许多观众的赞赏。

老人在展后接受采访时意兴盎然地说:“我不说我有101岁的年纪,而是说有101年的成熟。我要借此机会向那些自认为上了年纪的人表明,这不是生活暮年,不要总去想还能活到哪年,而要想还能做什么,着手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生活。”

亨利?梭罗曾经说:“我从没找到过这样一个伙伴,他能像这一小时那样长期地陪伴着我。”生命的质量是以所做的事而不是以人度过的光阴来衡量的,生活中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使心灵更美,生活更有情趣,生命也更有意义。

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容易产生成就感,易被社会接纳。因为他能赢得社会的赞誉、周围人们的欣赏,往往能弥补自己生理上的、性格方面的不足;能使人厚积薄发,触类旁通,愉快地编织自己的网络,萌生出新的乐趣;易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智慧和美。

有时,在别人一筹莫展之处,他却能畅通无阻,勇往直前。在别人遇到危难、难以前进时,他却能履险如夷,跨越艰辛。一个对生活、对人生充满渴望,兴趣盎然,保持一种积极心态的人,必然有过人的精力。

兴趣,能增加生活的亮色。

兴趣,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表现。生活本身应该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多色调的。有兴趣爱好的人,生活才有七色阳光,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能调适心情,使自己得到放松。

健康有益的兴趣,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生活的馈赠,接受文明的陶冶,培育良好的性格、毅力、意志等优秀心理气质。

兴趣爱好还能促进人际交往,增强友谊。使人扩大视野,开阔知识面,使人心境愉快,促进身体健康,给你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宁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