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中文 > 开局继承博物馆 > 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29节

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29节

推荐阅读:

当然,他还和周鞅要了台天文望远镜放到他们住的园子里,今晚就教苏轼他们仰望星空。

勤劳干活的人当然有被开小灶的特权。

周鞅没什么意见,把大部分设备入库后就跟着吴普回了居住区,着手调试被吴普选中的那台天文望远镜。

吴普没有打扰周鞅,他回到车上把猫猫们放出来,顺便把从宠物医院买回来的猫窝给猫崽子们安排好,让它们把家搬到住宅区。

宋人爱在酒楼客店前结彩楼,大多以竹子为主体搭成精巧漂亮的竹棚,棚顶大多如山峦起伏,通身还缠缚着彩色锦帛、装饰着花里胡哨的锦绣旌旆,看上去非常惹眼。

《清明上河图》上画出的彩楼就种类繁多,很有些争妍斗艳的味道,比如其中最大的一座彩楼甚至悬挂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天鹅状宫灯,瞧着很有京师大酒店的特色。

可见当时餐饮业竞争有多激烈,只挂个招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开酒楼的了。

当时的权贵人家每到七夕、中秋,都有在家中搭彩楼招呼亲朋好友来过节的习惯,七夕的乞巧楼其实就是彩楼的一种。

吴普和苏轼聊了几句,就先去把老童和周鞅带来的东西卸下来。

广场中宇文恺正在手把手教人搭乞巧楼,正在干活的人有外面请来的师傅以及徐大等人。

徐大几人和宇文恺是可以相互交流的,有些需要沟通的活都由他们来办,剩下的活就交给外来师傅。

苏轼大概是弹琴弹腻了,也溜达出来看热闹,站在那里对着图纸帮宇文恺掌眼。

见吴普回来了,苏轼好奇地看向他带回来的老童和周鞅。

吴普简单地给他们相互介绍,说老童是他老师、周鞅是他同窗。

两个书童得知老童是吴普老师,积极地过来帮老童拖行李,边拖还边好奇地多看几眼行李箱底下碌碌转动的轮子,觉得现代人奇思妙想真多,连放行李的箱子都给弄几个轮子。

老童想看人搭彩楼不想去看住处,吴普也没勉强。

他让书童帮忙把行李拖过去,又去看周鞅带来的设备。

周鞅知道吴普这边还没招到多少人,自己带了人手过来。

这些观星设备都挺贵,吴普让人把它们搬进安防最好的一号馆,准备七夕当晚再叫人搬出来让游客们体验体验观星的乐趣。

轮到苏轼,吴普就说这批人入戏都很深,对外全部自称“苏轼”“宇文恺”,他们也不怎么会用普通话,都用自己那套方言交流。

周鞅点点头,没有多问。

老童也不是纠结这些事的人,他好奇地看向正在搭建的乞巧楼。

苏轼在旁边和吴普感慨:“女儿家这个乞巧楼就是街上的彩楼,弄起来一点不难,要不是安乐兄不让我帮忙,我也能搭把手!”

吴普笑了起来,苏轼这人还真是活力旺盛,什么都想掺一脚,根本闲不下来。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