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税务在查,暂时没法结算了。”
“税务?”刘清咕哝着骂了一句,这不过是打着税务的旗号,不愿意结算余款而已。这余款他们单位都未必知道,只怕是进了个人的腰包了。
因为是年节,剧场演出的票……要不是十分强大的阵容,票就不太好卖了!走亲戚之类的就得耗费很多天,人情往来,谁都都不能马虎的。
再加上那部剧的热度不如之前了,电视一轮二轮三轮的播,节目少,好剧总播。看来看去的,看的人台词都会背了。新鲜劲就这么过去了。
他们的演出又在地级市,市场本身就变小了,剧场试着去宣传了,要是又买票的,他们就卖。但是问的人却不多。
这条路看来是不行!既然不行,那就只能联系下面的一些单位了:我们去给你们演出,你们给演出费,回头我们给你回扣。
公家的钱怎么能跑到个人的腰包里呢?公家不往出花,你就没机会伸手嘛!
这是心照不宣的事!
于是,他们年节期间演出很频繁,在一个地市能演出四五场,大单位用这种方式给职工发福利嘛。
但结果就是这样:先期给你们一笔资金,说是演出完再给其余的。后期却一直拖延,报销车票也没给报,总是能找到不给报销的借口;余款也不给结清,又拿当地的税收检查拖延。
承认欠你的,但……没法子呀!你们是叫税务查你们呢?还是……就这么算了。
结果就导致了,演出了,没赔,但也没赚。大家照样拿国家的工资,至于多余的利润——没有!
既然没有利润,那也就没有什么福利了。
所以,正月十五连一斤汤圆、元宵都不发,那时候还说,年节忙着演出,之后会补上的。谁知道到了三八妇女节,单位还是装死,半斤红糖都舍不得给女同志。
人家文创发了啥?现在的卫生巾多紧俏的,人家想法子弄到了进口的卫生巾,一个月按照三包发的,一下子就发了一年的,整整三十六包。
男同志也能领,别不好意思,家里媳妇,女朋友……都能用到嘛!
过了三八了,这五一劳动节,大家都是劳动者,哪个单位不给福利?看看这次是不是还要装死。
别人是不是装死,桐桐不知道!她没装死,在五一前,直接订了一批吊扇。一人一台,这就是五一的福利。
现在多是台扇,人在哪把风扇搬到哪。
咱发不起电视冰箱,但是一个吊扇还是发得起的!
这就已经叫人眼气了,结果隔了几天,五四青年节,凡是单位里的青年,一人又发了五十块钱的奖金。
老办公区还有一栋筒子楼,住的是原来芭蕾舞团的演员和职工,现在这些人都在艺创文化,他们每天这进进出出的,不用打听大家都看得见。
人家有交通补贴,所有的节日都有福利,凡是加班,不仅给加班费,月底还会在加班费的基础上翻一番发奖金。
帮艺创的职工算一笔账,那就是:他们不用花工资,工资攒着就行!只加班费和奖金就足够养家了。
这一家子把人给惹毛了,去上级单位反应问题,他们要重新回艺创。
第1860章岁月长河(191)二更
想回来?
桐桐上级部门喊去,处理问题。因为有一些职工堵着这边的大门,不解决问题就不走。她到的时候这些人都喊着‘林团’,她也含笑点头,朝里指了指。
不等这些人来说话,她就挤进去了。
到的时候,刘清已经在办公室坐着了。
领导指了指边上的凳子,“事就是这么个事,你的意见呢?”
桐桐就说:“先合并,再分家,再合并?哪有这么折腾的?”
她反而为刘清说话,“单位不是有一个人的,要群策群力嘛!这个方式不行,那就换个方式。公司这个大家庭就跟各家的小家庭一样,这个营生做不成,那就想法子做别的。咋啦?今年庄稼收成不好,明年两口子就离婚?事不是这么办的嘛!”
刘清往后一靠: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一个个能力不行,节目不过关,缺怪观众不买账,这是什么道理?
他们是演员,没有角色加持,就再没有拿的出手的本事了?
什么是角儿?角儿不就是能给大家挣来饭钱的人么?既然没这么本事,算的上角儿么?
桐桐就看刘清:“刘总一定是有想法的吧!只是,他们都吃到角色红利了,一时没认清现实而已。”
刘清马上接话,“我的想法是,彻底转为歌舞表演!港台的流行音乐很受欢迎,那就干脆舍弃了角色,转做歌舞表演……”
桐桐:“……”这想法其实是可行的,而今还没有版权法,他们以盈利为目的的演出,应该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