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也好,从满脸病容,焦枯蜡黄,瘦小枯干,变成了现在胖乎乎的满面红光。
说话也不气短了,说这么长一串中间一点没磕巴,嗓门还挺嘹亮。
住在山里的人嗓门都大,嗓门大才好。
杨家人也都咧着嘴呵呵笑的开心。
高兴啊。
这一幕,他们是什么时候看见什么时候高兴。
骆一航是鼓掌叫好啊,“那我可有口福了,多做,越多越好,我饭量大。”
此话一出。
一直藏在杨秉承身后的一个小姑娘,蹭的蹿进屋里。
过一会儿端着个大盆出来了。
盆里面奔吧乱蹦水四溅。
一盆的黄鳝,全是活的。
端出来放地上,嗖的又跑到杨秉承身后藏着。
还挺害羞。
杨秉承笑着把她拉到身前,跟骆一航介绍道:“骆哥,这是我妹妹杨安秀,她听说您要来,昨天跑山里找了找了一天,抓了一盆黄鳝,养在盆里吐了一宿的泥,就想着做给您吃。”
骆一航知道这个小姑娘。
当初小满一号试种的时候,就是她顶着烈日,冒着暴雨,一天一天,记录下了小满一号豌豆颠的生长数据。
为小满一号豌豆颠能够在山地、贫瘠的土地进行特殊区域试种,提供了重要原始资料。
之后墩墩红薯试种,也是她每天记录数据。
现在小满一号已经泛滥成灾,豌豆颠从冬季贵菜变成了一年四季都有,菜市场到处都是,成堆成堆卖的便宜货。
墩墩红薯也走进了全国各地超市、菜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夏天的红薯冰激凌,冬天烤红薯,现在用的全都是墩墩。
特别是到了冬天,街边支起烤红薯的炉子,满街飘香。
这其中,都有这位小姑娘的一份功劳。
骆一航笑着蹲下去,数数盆里的黄鳝,嚯,真不少,足足二十多条。
伸手一圈,“这五条肥的,做红烧黄鳝;这五条拿辣椒爆炒,就廊下挂的,我要最红的那串;这几条蒜烧,咱家有蒜吧,得是新蒜,脆香脆香的那种;剩下的全都做成黄焖,我看见菜地里种着青蒜呢,切成段往里面一撒,喷香喷香,美滴很~~”
一听骆一航没拒绝,还点上菜了。
小姑娘乐的啊,眉开眼笑。
骆一航站起身,笑着问她,“小妹妹,你都会做么?”
小姑娘摇摇头。
骆一航撸起袖子,“那就看我给你露一手,小妹妹你帮我打下手。”
“嗯~~嗯~~”小姑娘笑的漂漂亮亮,连连点头。
——
招呼了一圈。
热热闹闹的,杨秉承一家簇拥着骆一航和齐若木进入。
坐下休息。
小姑娘杨安秀跟个蝴蝶似的,又是沏茶、又是拿干果零食,又是洗水果。
忙活的不停。
骆一航是茶来就喝,松子榛子端来就剥,脆梨李子洗好了就啃,觉着李子真不错,还又让小姑娘去洗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