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 > 第905章 永恒的人性(第1页)

第905章 永恒的人性(第1页)

“精英?”

陈熙闻言撇了撇嘴,心中暗想:哪个精英会听你这个大白痴指挥?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徐芸又说道:“唉,账户频繁被锁的问题也不只出现在外贸项目上。总不能以后所有交易都用虚拟币吧?”

。。。

夜色如墨,云南山村的空气里弥漫着稻穗与露水交融的清香。陈熙坐在那间空屋门前的竹椅上,脚边放着一只陶罐,里面插着几支刚从田埂边采来的野花。他没开灯,也不用任何设备记录,只是静静坐着,任山风拂过脸颊,带着远处溪流的低语和虫鸣的节奏。

他已经在这里住了整整九十天。

没有卫星通讯,没有数据监控,甚至连手机信号都被他主动屏蔽。他每天做的事简单得近乎单调:清晨去梯田看秧苗破土,中午帮孩子们挑水浇菜,傍晚坐在老槐树下听村里的老人讲那些早已被历史遗忘的传说。他不再是一个科学家,也不再是“归种计划”的总负责人,他只是一个归来的人,一个试图重新学会倾听大地呼吸的普通人。

纱织时常来看他,有时带一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有时只是一壶泡好的普洱茶。她不说太多话,但眼神里有种理解,仿佛早就知道他会来,也知道他需要什么。

“你听见了吗?”某天夜里,她忽然问。

“听见什么?”

“地下的声音。”她蹲下身,将手掌贴在湿润的土地上,“不是震动,也不是风。是一种……脉动。像心跳。”

陈熙没回答,却也缓缓跪坐下来,学着她的样子把手掌按进泥土。起初什么也没有,只有凉意顺着指尖蔓延。可当他闭上眼睛,摒弃所有杂念,那一瞬间,他感觉到了。

微弱,却坚定。

一下,又一下,如同远古钟声在岩层深处回荡。

那不是机械的振动,也不是地质活动的随机波动。它有节奏,有温度,甚至……有情绪。

就像某种沉睡已久的意识,正通过地球本身,向外界发出低语。

他猛然睁开眼:“这不是自然现象。”

纱织点头:“我已经让‘萤火行动’的南极团队把探测器频率调至次声波段。他们录到了一段音频,和你在文昌听到的几乎一模一样,但更清晰。你想听吗?”

陈熙沉默片刻,最终摇头:“不,现在我不想靠机器听。我想用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心。”

纱织笑了,眼角泛起细纹:“你知道吗?昨天晚上,全村的孩子都做了同一个梦。他们说,地下有人在唱歌,歌词听不懂,但旋律很温柔,像是母亲哄婴儿入睡时哼的小调。醒来后,有几个孩子跑到田里,指着刚翻过的土说:‘这里埋着种子,不是我们的,是它们的。’”

“它们?”陈熙皱眉。

“他们说,那是‘地底兄弟’留下的。”纱织轻声道,“孩子们还画了画??你猜画的是什么?一片巨大的根系,从南极一直延伸到云南,穿过大陆架、山脉、河流,最后汇聚在这片梯田之下。而每一根根须的末端,都长出了一粒金色的米。”

陈熙怔住。

他低头看着自己随身携带的那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云岭一号”母种。这粒稻米,曾是他科研生涯的起点,是他对抗饥饿与绝望的武器。可如今,它似乎有了另一种意义??不只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像是某种古老契约的信物。

他忽然想起那份NASA绝密档案里的结论:“植物是活体记忆库。”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一粒米,是否也承载了六亿年来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情感印记?那些消亡的、被遗忘的、深埋于冰层与岩芯中的存在,是否正借由这株月球稻的回归,重新唤醒彼此之间的联系?

他站起身,走向梯田。

月光洒在水面,映出稻苗纤细的身影,宛如星河倒悬。他在田埂边蹲下,轻轻拨开泥土,将“云岭一号”母种放在一处湿润的凹坑中,没有播种,也没有覆土,只是让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暴露在空气与星光之下。

“我把它还给你。”他低声说,“不是作为征服者,而是作为请求原谅的人。”

风忽然停了。

连虫鸣都静了下来。

那一刻,整个村庄仿佛陷入了某种奇异的凝滞。

然后,从地底传来一声极轻的“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